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仆自乙酉至今凡四冬至皆在羁旅感慨成诗 赵蕃 〔宋代〕
至日长为客,天涯空浩叹。 贫知学道力,晚悟作诗难。 故旧劳相问,功名梦已残。 书生例难蹇,未可厌寒酸。
白话文翻译:
冬至这一天,我长久地作为客人漂泊在外,在天涯海角空自叹息。 贫穷让我深知学习道义的力量,晚年才领悟到作诗的艰难。 老朋友们辛苦地来询问我的近况,功名之梦已经破碎。 作为书生,我注定要经历艰难困苦,不能因此而厌倦清贫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至日:指冬至这一天。
- 羁旅:指在外漂泊。
- 浩叹:深深的叹息。
- 学道力:学习道义的力量。
- 晚悟:晚年才领悟。
- 故旧:老朋友。
- 劳相问:辛苦地来询问。
- 功名梦:追求功名的梦想。
- 例难蹇:注定要经历艰难困苦。
- 寒酸:清贫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学道、作诗的领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赵蕃诗学力甚厚,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与当时名人如辛弃疾、陆游、朱熹等交游,其诗风格多样,以平淡简远为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冬至这一天,感慨自己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涯,表达了对学道和作诗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功名梦想的失望和对清贫生活的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期漂泊生活的深刻感慨。首句“至日长为客,天涯空浩叹”直接点出了诗人在冬至这一天的孤独和无奈,天涯海角的漂泊让他只能空自叹息。接下来的“贫知学道力,晚悟作诗难”反映了诗人在贫穷中对学道的坚持和对作诗艰难的领悟,这种领悟是在晚年才得到的,增添了一丝无奈和沧桑。最后两句“书生例难蹇,未可厌寒酸”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接受,他认识到作为书生,艰难困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应厌倦清贫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至日长为客,天涯空浩叹”:冬至这一天,诗人长久地作为客人漂泊在外,在天涯海角空自叹息,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孤独。
- “贫知学道力,晚悟作诗难”:贫穷让诗人深知学习道义的力量,晚年才领悟到作诗的艰难,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对学道的坚持和对作诗的深刻认识。
- “故旧劳相问,功名梦已残”:老朋友们辛苦地来询问诗人的近况,但诗人的功名之梦已经破碎,表达了对功名梦想的失望。
- “书生例难蹇,未可厌寒酸”:作为书生,诗人注定要经历艰难困苦,不能因此而厌倦清贫的生活,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清贫生活的坚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至日长为客,天涯空浩叹”中的“至日”与“天涯”,“长为客”与“空浩叹”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如“功名梦已残”中的“梦已残”比喻功名梦想的破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长期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学道、作诗的领悟,以及对功名梦想的失望和对清贫生活的接受。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受,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至日:冬至这一天,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 天涯:天涯海角,象征着漂泊和远离家乡。
- 浩叹:深深的叹息,象征着无奈和悲伤。
- 学道力:学习道义的力量,象征着坚持和努力。
- 功名梦:追求功名的梦想,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 寒酸:清贫的生活,象征着简朴和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冬至这一天感慨什么? A. 功名梦想的实现 B. 长期漂泊的生活 C. 学道的困难 D. 作诗的乐趣
-
诗人晚年领悟到什么? A. 学道的重要性 B. 作诗的艰难 C. 功名的虚幻 D. 清贫的可贵
-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命运? A. 厌倦清贫的生活 B. 接受艰难困苦 C. 放弃学道和作诗 D. 追求功名梦想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的《冬至》:同样表达了冬至这一天的感慨和对漂泊生活的思考。
- 陆游的《冬至》:表达了冬至这一天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冬至》与韩淲的《冬至》:两者都表达了冬至这一天的感慨,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学道和作诗的领悟,而韩淲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人传记》:详细介绍了赵蕃的生平和创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