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沈宜修 〔明代〕
萧瑟西风初动。又是一番凉送。
灯蕊小窗斜,往事不堪新梦。
愁重,愁重。绠短银瓶水冻。
白话文翻译
在萧瑟的西风开始吹动的时候,又一次感受到凉意的送来。
小窗前的灯蕊斜斜地映照着,往昔的回忆让人难以忍受,仿佛新梦一般。
愁苦加重,愁苦加重。绳子短了,银瓶里的水也冻住了。
注释
- 萧瑟:形容秋风的声音,带有凄凉的感觉。
- 灯蕊:灯的芯,指点燃的部分。
- 小窗斜:小窗的光线斜射进来,暗示光影的交错。
- 往事不堪新梦:旧日的往事让人难以承受,连新的梦境都显得更加沉重。
- 愁重:愁苦加深。
- 绠短银瓶水冻:绳子短了,银瓶里的水因寒冷而结冰,象征着生活的困境。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确涉及的典故,但“银瓶水冻”可以理解为对人生境遇的隐喻,象征着生活的困顿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宜修,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西风初动,创作时作者或经历了个人的困惑与情感的低潮,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凉与愁苦。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秋日的凄凉景象。首句“萧瑟西风初动”即以动词“动”引入,给人一种初秋的凉意,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内心的感受也随之浮现。西风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又是一番凉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凉意,同时也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灯蕊小窗斜”让人联想到一个孤独的夜晚,窗外的风景与室内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往事不堪新梦”则是一种对过去的沉重回忆,令人感到无奈与痛苦,这种心境在“愁重,愁重”中得到了反复强化,回响在诗人的心头。最后一句“绠短银瓶水冻”则以生动的意象结束,象征着生活的困境,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无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使读者在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同时,也触摸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萧瑟西风初动”:秋风的开始,意象中带有孤寂感。
- “又是一番凉送”:凉意再次袭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和情感的沉重。
- “灯蕊小窗斜”:灯光斜射,暗示孤独的夜晚。
- “往事不堪新梦”:对过去的回忆重压心头,难以启齿。
- “愁重,愁重”:愁苦感加深,情感的反复强调。
- “绠短银瓶水冻”:比喻生活的困境,象征生命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绠短银瓶水冻”将生活的困境形象化。
- 对仗:如“愁重,愁重”形成重复的修辞效果,加深情感。
- 拟人:风的萧瑟似乎在诉说诗人的心情。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表达了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带有孤寂与冷漠的意味。
- 灯蕊:温暖与孤独的对比,点燃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尤为脆弱。
- 水冻:象征生活的困境与内心的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萧瑟”的意思是: A. 热闹
B. 凄凉
C. 温暖
D. 幸福 -
“绠短银瓶水冻”中的“绠”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容器
C. 一种绳子
D. 一种食物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愤怒
C. 孤独与愁苦
D. 兴奋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沈宜修《如梦令》 vs 李清照《如梦令》: 沈宜修的作品侧重于对内心孤寂的描写,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怀念与无奈,两者都展现了不同的情感特质,但都以自然的意象为背景,深刻地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