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秦鸿
青春遥隔万山。
沉沉暗夜如磐。
抛别晓风绿,
落花一雨汍澜。
谁弹。谁弹。
湿遍二十三弦。
白话文翻译:
青春的岁月如同遥远的山峦。
沉沉的黑夜如磐石般沉重。
抛下那清晨的微风与绿意,
如雨般飘落的花瓣在水中荡漾。
是谁在弹奏?是谁在弹奏?
泪水湿透了二十三根琴弦。
注释:
- 遥隔:远离,隔得很远。
- 如磐:像磐石一样,形容沉重、坚硬的状态。
- 抛别:抛弃、告别。
- 汍澜:水波,泛指水面波动的样子。
- 二十三弦:古琴的弦数,一般指古琴的标准弦数,传达音乐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鸿是当代著名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创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的诗词元素与现代的生活体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风格。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一个充满个人情感的时期,作者在年轻时经历了不少波折,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怀念,描绘了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秦鸿的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词作,通过对青春与夜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现实的无奈。前两句“青春遥隔万山,沉沉暗夜如磐”,不仅展现了青春的遥不可及,也将黑夜的沉重感传达得淋漓尽致。青春似乎远在天边,与现实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抛别晓风绿,落花一雨汍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晓风与绿意象征着青春的美好,而落花却又暗示着过往的失去,形成了一种哀愁的氛围。此时,诗人似乎在追忆青春的同时,也在感叹时间的无情,落花的意象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最后两句“谁弹。谁弹。湿遍二十三弦。”则以问句的形式,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似乎在问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二十三弦不仅指代古琴,更是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与经历,湿透的琴弦暗示着泪水与悲伤的积累。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兼具美感与哲思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春遥隔万山:青春远隔千里,象征着难以追寻的美好时光。
- 沉沉暗夜如磐:黑夜的沉重,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沉重的心情。
- 抛别晓风绿:告别青春的清晨,失去了往日的清新与生机。
- 落花一雨汍澜:花瓣如雨般落下,描绘了失落的情景,暗含生命的无常。
- 谁弹。谁弹。:反复的提问,渗透着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
- 湿遍二十三弦:琴弦被泪水浸湿,象征着深厚的情感和经历的伤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比作磐石,强调其沉重感。
- 拟人:对花瓣的描写赋予其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黑夜:代表无知与孤独,反映心灵的沉重。
- 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暗示人生的无常。
- 琴弦:代表情感的载体,蕴含着作者的心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如梦令》中的“青春”象征什么? A. 年龄
B. 生命的希望
C. 过去的回忆 -
“沉沉暗夜如磐”的“磐”指代什么? A. 石头
B. 黑暗
C. 沉重 -
“湿遍二十三弦”意味着什么? A. 快乐的回忆
B. 伤感的经历
C. 无法理解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庐山谣》 — 李白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但秦鸿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历史的壮阔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解析》
- 《诗词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