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郑秀才归宁
作者: 张籍 〔唐代〕
桂楫彩为衣,行当令节归。
夕潮迷浦远,昼雨见人稀。
野芰到时熟,江鸥泊处飞。
离琴一奏罢,山雨霭馀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用桂木做成的船,装饰得如同衣服一般,郑秀才应该在这个节令里回家。傍晚的潮水使得远处的岸边显得模糊,白天的细雨让人稀少。野生的芰荷到了成熟的时节,江鸥在泊岸处飞翔。离开琴声演奏后,山中的细雨在余晖中飘散。
注释
- 桂楫:桂木制作的船桨,象征着高雅。
- 彩为衣:用彩色装饰的船,形象生动。
- 夕潮迷浦远:傍晚的潮水使得岸边景物模糊不清。
- 昼雨见人稀:白天的细雨让经过的人变得稀少。
- 野芰:野生的芰荷,水边常见的植物。
- 江鸥:江边的海鸥,象征自由与自然。
- 离琴一奏罢:离开琴声的演奏结束了。
- 山雨霭馀晖:山中细雨与余晖交织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生于唐代,字子容,号青阳,主要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的沧桑与自然的美景,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郑秀才归乡的时刻,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与惜别之情。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以及归乡的情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文人学子的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送郑秀才归宁》是一首表现送别情感的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自然景色,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首联“桂楫彩为衣,行当令节归”通过桂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优雅的归乡情绪,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句子“夕潮迷浦远,昼雨见人稀”描绘了傍晚潮水的朦胧和白天雨天的冷清,构建了一幅静谧的乡村画面,表达了送别时的淡淡忧伤与孤独感。
“野芰到时熟,江鸥泊处飞”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展现了时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野芰的成熟象征着归乡的希望,而江鸥的飞翔则突显了自由与梦想的追求。最后的“离琴一奏罢,山雨霭馀晖”,则是对友人离别后的惆怅与回味,琴声的响起与结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山雨的霭气与余晖交织,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伤感的氛围。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既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又传达了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楫彩为衣:用桂木制成的船桨装饰得如同衣服,暗示归家的优雅。
- 行当令节归:正是归家的时节,暗含对友人的祝愿。
- 夕潮迷浦远:傍晚潮水的迷离景象,反映出离别的情感。
- 昼雨见人稀:白天细雨使得路人稀少,突显孤独感。
- 野芰到时熟: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着归乡的希望。
- 江鸥泊处飞:江鸥的自由飞翔,象征着对梦想的追求。
- 离琴一奏罢:琴声的结束暗示着离别的时刻。
- 山雨霭馀晖:山中细雨与余晖交织,营造出惆怅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桨比作衣服,增添了优雅的意象。
- 拟人:江鸥的飞翔赋予了自然生命,表现了自由的主题。
- 对仗:每句的结构和意象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与归乡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中的离别与重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楫:象征高雅与归属。
- 彩衣:代表美好与期盼。
- 夕潮: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野芰:自然的成熟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 江鸥:自由与梦想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桂楫彩为衣”中的“桂楫”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船桨
- C. 一种乐器
-
诗中“夕潮迷浦远”的意境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明亮的景象
- B. 迷离与孤独
- C. 热闹的人群
-
“离琴一奏罢”中的“琴”象征着什么?
- A. 失去的时间
- B. 离别的情感
-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张籍的诗则显得细腻柔和。
- 《春望》:杜甫描绘的则是更为沉重的社会现实,与张籍的自然景色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参考书目和文章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