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8:48:18

忆昔绍兴际,垂髫游上都。

舜廊时访道,禹殿日陈谟。

士肄几三代,儿嬉遍九衢。

謏闻仍有幸,犹及拜先儒。

意思解释

忆昔二首 其一

原文展示

忆昔绍兴际,垂髫游上都。
舜廊时访道,禹殿日陈谟。
士肄几三代,儿嬉遍九衢。
謏闻仍有幸,犹及拜先儒。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绍兴年间,我还是个小孩,游玩于京都。
那时在舜的殿堂里寻求道理,去禹的宫殿里听取教诲。
士人们在这里学习已有三代,孩子们在街头玩耍。
听说如今依然有这样的幸运,仍能向先贤致敬。

注释

  • 垂髫:指幼儿,形容年幼的小孩。
  • 上都:指京都,古代的首都。
  • 舜廊:舜帝的殿堂,象征着德行与智慧的追求。
  • 禹殿:大禹的宫殿,表示治水有功,治理国家的智慧。
  • 士肄:士人受教育、学习的过程。
  • 三代:古代指夏、商、周三代。
  • 九衢:指城市的街道,象征繁华热闹。
  • :讽刺、比喻的意思,常用来形容诗歌或文辞的风格。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舜廊”、“禹殿”均为历史上著名的治国理政的象征。舜和禹都是古代传说中的明君,舜以德治国,禹则以智治水。诗人借此表达对古代圣贤的追慕与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君猷,号大雅,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绍兴,擅长诗、词、文。其作品常表现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古代贤人的怀念,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忆昔二首》写于岳珂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表现了他对儿时清纯时光的向往与对先贤崇敬的情感。诗中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教育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回忆童年游历京都的经历,传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以“忆昔”引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与共鸣。第二句中提到的“舜廊时访道”,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哲理的向往,表达了对贤人智慧的追求。接下来的“士肄几三代”,则体现了教育传承的重要性,士人的学习不仅关乎个人,更是整个社会的文化积累。而“儿嬉遍九衢”则通过孩子们在街头的嬉戏,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纯真,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最后一句用“犹及拜先儒”呼应开头,再次强调了对先贤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厚,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绍兴际:开篇回忆过去的绍兴年间,设置了时间背景。
  2. 垂髫游上都:指年幼的自己在京都游玩,表现无忧无虑的童年。
  3. 舜廊时访道:在舜的殿堂中追求道理,体现对智慧的向往。
  4. 禹殿日陈谟:在禹的宫殿中听取治国理政的教诲,表现对治国哲学的重视。
  5. 士肄几三代:强调文化和教育的传承,士人学习已有三代。
  6. 儿嬉遍九衢:描绘街市的热闹与孩子们的欢笑,展现生活的繁华。
  7. 謏闻仍有幸:提到如今的幸运,暗含对传统文化的延续。
  8. 犹及拜先儒: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与追思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舜廊”与“禹殿”,形成鲜明对比,增添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时”、“日”来强调时间的流逝与教育的延续。
  • 比喻:将“舜廊”与“禹殿”比作求知与治国的象征,寓意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与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展开,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教育传承的重视,传递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情怀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舜廊:象征智慧与德行,代表了理想的治国之道。
  • 禹殿:象征治水的智慧与治理国家的能力,传达着治国的责任感。
  • 九衢:象征热闹的城市生活,体现了人间的繁华与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舜廊”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智慧与德行
    C) 战争
    D) 旅游

  2. “儿嬉遍九衢”中“儿”指的是?
    A) 成人
    B) 孩子
    C) 老人
    D) 士人

  3. 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敬
    C) 忽视
    D) 敌视

答案

  1. B) 智慧与德行
  2. B) 孩子
  3. B) 崇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津》 张继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忆昔二首 其一》

  • 两首诗皆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思。
  • 李白的《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思乡,而岳珂则结合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教育的重视,展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