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吉水余端蒙明府县门飞凫阁》

时间: 2025-01-17 09:29:07

尘外尘中尽静喧,阁前阁後且山川。

秋生疏雨微云处,月仄青原白鹭边。

眼冷庾楼聊复此,人如弃令更差贤。

从公欲往其如嬾,著句无佳莫浪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尘外尘中尽静喧,阁前阁后且山川。
秋生疏雨微云处,月仄青原白鹭边。
眼冷庾楼聊复此,人如弃令更差贤。
从公欲往其如懒,著句无佳莫浪傅。

白话文翻译:

在尘世之外和尘世之中,一切都显得寂静而喧嚣;
在阁楼的前面和后面,山水依然如故。
秋天的细雨在疏落的云层间飘洒,
月光倾斜照在青原,白鹭栖息在水边。
我在庾楼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人们就像被抛弃的东西,显得更加庸碌无能。
从公若想去那里,似乎有些懒惰,
不需要写出精彩的句子,免得浪费笔墨。

注释:

字词注释:

  • 尘外尘中:形容世俗的事物,既有外界的尘世,也有内心的纷扰。
  • 阁前阁后:指阁楼的前面和后面,表现空间的广阔。
  • 秋生疏雨微云处:描述秋天时,稀疏的雨水和微薄的云影。
  • 月仄:指月光倾斜,暗示时间的流逝。
  • 白鹭边:白鹭是一种鸟,常栖息在水边,象征自由和宁静。

典故解析:

  • 庾楼:指庾信所建的楼阁,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曾以诗作闻名,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强调个体对自然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杨万里在游览吉水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与人心的浮躁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传达了一种宁静的心境。开头两句将尘世的喧嚣与自然的静谧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而后面的意象描绘则极具画面感,秋雨、微云、月光与白鹭交织成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特别是“眼冷庾楼聊复此”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冷静观察,似乎是在反思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失去的那份宁静与智慧。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人们庸碌生活的无奈与失望,强调了在世俗中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哲理思考,呈现出一种清新而深邃的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尘外尘中尽静喧:强调生活的喧嚣与宁静的对比。
  2. 阁前阁后且山川:描绘自然与人造建筑的和谐共存。
  3. 秋生疏雨微云处:细腻的秋天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月仄青原白鹭边:月光倾斜,白鹭恰好在水边,构成动静结合的画面。
  5. 眼冷庾楼聊复此:反思与观察,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6. 人如弃令更差贤:人们的庸碌让人失望,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
  7. 从公欲往其如懒:对世俗交往的懒惰态度,表现诗人内心的淡漠。
  8. 著句无佳莫浪傅:告诫他人写作要有深意,不要随意浪费文字。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静与喧、自然与人心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的清新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世俗的纷扰与杂乱。
  • :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与局限。
  • 秋雨、微云、白鹭:共同构成一种和谐自然的意境,象征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外尘中"的意思是: A. 只在外面
    B. 既在外面也在里面
    C. 没有尘世
    D. 只有尘世

  2. "月仄青原白鹭边"中,白鹭象征着: A. 贫穷
    B. 自由与宁静
    C. 战争
    D. 忍耐

  3. 诗人对人们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判
    C. 无所谓
    D. 崇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杨万里诗作的对比,前者强调个体的孤独与豪情,后者则反映对世俗的冷静与思考,形成鲜明的风格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杨万里诗文集》
  2. 《宋代诗词鉴赏》
  3. 《古诗词入门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