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4:19:02

宿秧青碧稚秧黄,长叶抽苗势已张。

田就再耘秋有准,水收积潦旱无伤。

老牛引犊挨篱卧,新燕将雏贴水翔。

一壑一邱吾亦有,谁怜留滞尚他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秧青碧稚秧黄,长叶抽苗势已张。
田就再耘秋有准,水收积潦旱无伤。
老牛引犊挨篱卧,新燕将雏贴水翔。
一壑一邱吾亦有,谁怜留滞尚他乡。

白话文翻译:

在青翠的稻秧旁,稚嫩的秧苗已呈现出鲜黄的颜色,长长的叶子和新抽出的苗势头正劲。
田地经过再耕,秋天的收成已显得有保障;水田积蓄了雨水,即便干旱也无所畏惧。
老牛牵着小犊子,靠着篱笆安静地卧着;新飞的小燕子带着雏鸟,贴着水面翱翔。
这一壑一丘,我也是有归处的,谁能怜惜我在他乡的滞留呢?

注释:

  • :指稻苗,此处形容稚嫩的稻禾。
  • :形容稻苗的颜色。
  • :指耕作、除草。
  • 积潦:指积水,雨水过多时形成的水洼。
  • 老牛引犊:形容牛带着小牛,表现出田园的宁静。
  • 新燕将雏:新生的小燕子带着雏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延续。
  • 留滞:指留在他乡,无法返回故乡。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场景,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字邦彦,号绮山,生于北宋,后侨居南方。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对故乡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小侄子归江浙前夕,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乡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稻田的景象,展现了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用“田就再耘秋有准”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信心,显示出秋天的丰收在望,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接下来的描写中,老牛与小犊子、燕子与雏鸟的场景,传达出一种生活的安宁与和谐。最后两句则转向自我,表达了诗人对身处他乡的无奈与惆怅,体现了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整首诗的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宿秧青碧稚秧黄:描绘稻田中秧苗的青翠和稚嫩的黄,生动展现了春夏交替的景象。
  2. 长叶抽苗势已张:长叶表明秧苗的生长势头正盛,增加了生机感。
  3. 田就再耘秋有准:说明经过再耕作,秋天的丰收是有保障的,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信心。
  4. 水收积潦旱无伤:暗示了对水资源管理的关注,即使干旱也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5. 老牛引犊挨篱卧:构建出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6. 新燕将雏贴水翔:新燕与雏鸟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寓意春天的到来。
  7. 一壑一邱吾亦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虽然身处他乡,但心中仍有归属感。
  8. 谁怜留滞尚他乡:流露出对他乡生活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青碧”和“稚秧黄”形象地描绘了田园的生机。
  • 拟人:老牛引犊的描写,赋予了动物以人的情感与行为。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流露出对他乡生活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秧:象征着生命的生长与希望。
  • 老牛与小犊:代表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新燕与雏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
  • 一壑一丘: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牛引犊”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A. 田园的宁静
    B. 生活的困境
    C. 对未来的信心
    D. 远离故乡

  2.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农业的赞美
    B. 对他乡生活的无奈
    C. 对青春的怀念
    D. 对自然的描绘

  3. 诗中“水收积潦旱无伤”表达了什么? A. 雨水过多
    B. 对水资源的管理
    C. 农田丰收
    D. 田地干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王安石
  • 《春晓》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江南春》:同样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但更侧重于春天的气息与生机,而吴潜的诗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安宁与对故乡的思念。
  • 《春晓》:也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然而《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二》则更加强调了对故乡的情感和对他乡生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