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侄辈为燕老集石秀叔以诗来和之二首》

时间: 2025-01-04 09:58:42

身是书中老仆童,布衣不溯马头风。

虽无二顷资穷巷,犹有三峰着睡翁。

虚室漫留庄叟白,新诗忽见相州红。

然时流俗滔滔去,铁石心肠独我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身是书中老仆童,布衣不溯马头风。
虽无二顷资穷巷,犹有三峰着睡翁。
虚室漫留庄叟白,新诗忽见相州红。
然时流俗滔滔去,铁石心肠独我同。

白话文翻译:

我身为书中的老仆人,穿着平民的衣服,不追随世俗的风头。
虽然没有两顷土地在穷巷中生活,依然有三座高峰在梦中沉睡。
空荡的房间中,常常留有老者的白发,新诗忽然出现在相州,绽放出红色的光彩。
然而,时代的风气如潮水般汹涌而去,我的内心却依然坚如铁石,与世俗格格不入。

注释:

  • 身是书中老仆童:指自己像书中的老仆人,暗指年老体衰。
  • 布衣:指平民的衣服,象征贫穷和简朴。
  • 马头风:指世俗的潮流,象征追逐名利的风气。
  • 二顷:广义上指土地,具体指代不重要的财富。
  • 三峰:指高山,可能象征理想或追求。
  • 庄叟白:指年长的乡村老人,象征智慧和纯朴。
  • 新诗相州红:相州是地名,红色可能象征新兴的文化或理想。
  • 流俗滔滔:形容世俗风气的盛行,影响深远。
  • 铁石心肠:形容内心坚定,不随波逐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他的诗多表现出对人情世故的观察与思考,风格清新而简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时代变迁之际,诗人面对社会风气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对传统与内心坚持的思考和反思。

诗歌鉴赏:

《儿侄辈为燕老集石秀叔以诗来和之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对比的诗作。诗人在表达自身境遇的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批判。开头两句通过“书中老仆童”的自我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依附与对世俗风潮的拒绝,表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虽无二顷资穷巷,犹有三峰着睡翁”,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物质贫乏与精神富足的对立。这里的“二顷”象征着物质财富,而“三峰”则寓意着精神追求与理想的高远,传达出诗人即使在物质上受限,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宁与追求。

然而,诗人意识到“时流俗滔滔去”的现实,流俗的风气如同潮水般无情地冲击着个人的信念,最后以“独我同”结束,展现出诗人坚定的内心与对世俗的隔绝。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的独立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是书中老仆童:自我比喻,表明自己对书卷文化的依附,像老仆人般忠诚。
  2. 布衣不溯马头风: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不随世俗的潮流。
  3. 虽无二顷资穷巷:承认自己物质贫乏,但并不在意。
  4. 犹有三峰着睡翁:依然拥有高远的理想与追求,即使在贫穷中。
  5. 虚室漫留庄叟白:内心宁静,空荡的房间里有智慧的存在。
  6. 新诗忽见相州红:新兴文化的出现,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
  7. 然时流俗滔滔去:对世俗风潮的无奈与感慨。
  8. 铁石心肠独我同:表达了诗人的坚定立场,与世俗心态的对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书中老仆童”,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比:物质与精神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排比:通过两组对比句式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我反思与世俗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新文化的渴望,揭示了在物质贫乏中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强调了独立思考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仆童:象征智慧与经验。
  • 布衣:象征平民与朴素。
  • 三峰: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虚室: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 新诗相州红:象征新文化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著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身是书中老仆童”中的“老仆童”象征什么?

    • A) 年轻人
    • B) 经验和智慧
    • C) 追逐财富的人
  3. “虽无二顷资穷巷”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物质财富的渴望
    • B) 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 C) 对世俗风气的认同

答案:

  1. A) 宋代
  2. B) 经验和智慧
  3. B) 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传达出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