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
时间: 2025-01-06 15:29: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
明真台上下仙官,
玄藻初吟万籁寒。
飙御有声时杳杳,
宝衣无影自珊珊。
蕊书乞见斋心易,
玉籍求添拜首难。
端简不知清景暮,
灵芜香烬落金坛。
白话文翻译:
在明真台上,天上的仙官聚集,
寒冷的夜空中,初吟的玄藻声声入耳。
狂风呼啸,声音飘渺难寻,
宝衣飘然,似乎无影无踪。
蕊书请求见到斋心并不困难,
而想在玉籍上添上敬拜的名额却很难。
端简对于清景的暮色毫无所知,
灵芜的香烬在金坛上缓缓落下。
注释:
- 明真台: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着神圣和宁静。
- 玄藻:古代典籍中提到的神草,常用以形容清雅之气。
- 飙御:指风声,形容风的力量和神秘感。
- 宝衣:指仙人的衣服,象征着高贵和超凡。
- 蕊书:可能指一种文书,象征着对神明的请求。
- 玉籍:记录功德或身份的册子,象征着尊贵与荣耀。
- 端简:指简单朴素的东西,象征着对世俗的漠然。
- 灵芜:指一种香草,常用于祭祀,象征着清香和祭祀的庄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太初,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元宵节(上元日),是一个庆祝团圆和欣赏灯火的节日。诗人在这个节日写诗,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世间功名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仙界的宁静与人间的复杂。开篇的“明真台上下仙官”展现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仙人们的存在。随后,诗人通过描绘“飙御有声”与“宝衣无影”对比,表现了人间与仙界的隔阂。接着提到“蕊书乞见斋心易”,则流露出对神灵的渴望,同时也显露出人间名利的难求。最后,诗人以“端简不知清景暮”收尾,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带有一种哲学上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元宵夜景,更是通过对比和象征,传达了人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真台上下仙官:描绘了仙境的高雅,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玄藻初吟万籁寒:初吟的歌声在静谧的夜中显得尤为清晰。
- 飙御有声时杳杳:狂风中传来的声音让人感到渺茫。
- 宝衣无影自珊珊:仙人的衣袍飘动,象征着他们的超然与飘逸。
- 蕊书乞见斋心易:请求见神灵并不难,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期待。
- 玉籍求添拜首难:想在神明的册子上留名却很困难,体现了人间功名的无常。
- 端简不知清景暮:简朴的生活让人对世事无知,表现出一种超脱。
- 灵芜香烬落金坛:香烬的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祭祀的结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飙御有声”,将风比作有声音的存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对称美,如“宝衣无影”和“蕊书乞见”。
- 象征:如“灵芜香烬”象征着祭祀和对神灵的敬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界与人世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名利的思考,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具有哲理性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官:象征神秘与超凡的存在。
- 玄藻:象征清雅与纯净的美好。
- 宝衣:象征尊贵与超脱的生活。
- 灵芜香烬:象征祭祀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明真台”象征什么? A. 人间的繁华
B. 仙界的宁静
C. 田园生活 -
诗中的“蕊书乞见”指的是什么? A. 请求神灵的保佑
B. 交换名利
C. 求见诗友 -
诗的最后一句“灵芜香烬落金坛”表现了什么?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实的淡漠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皮日休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事的思考,但皮日休更倾向于对超脱的追求,而李白则在表达思乡情愫。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皮日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