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诗。晓次神景宫》
时间: 2025-01-19 23:46:43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
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
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
浓露湿莎裳,浅泉渐草屩。
行行未一里,节境转寂寞。
静径侵泬寥,仙扉傍岩崿。
松声正凊绝,海日方照灼。
欻临幽虚天,万想皆摆落。
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
琼帏自回旋,锦旌空粲错。
鼎气为龙虎,香烟混丹雘.
凝看出次云,默听语时鹤。
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
晴来鸟思喜,崦里花光弱。
天籁如击琴,泉声似摐铎。
清斋洞前院,敢负玄科约。
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
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
存心服燕胎,叩齿读龙蹻.
福地七十二,兹焉永堪托。
在兽乏虎貙,于虫不毒蠚。
尝闻择骨录,仙志非可作。
绿肠既朱髓,青肝复紫络。
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
每嗟原宪瘇,常苦齐侯疟。
终然合委顿,刚亦慕寥廓。
三茅亦常住,竟与珪组薄。
欲问包山神,来赊少岩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
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
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
浓露湿莎裳,浅泉渐草屩。
行行未一里,节境转寂寞。
静径侵泬寥,仙扉傍岩崿。
松声正凊绝,海日方照灼。
欻临幽虚天,万想皆摆落。
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
琼帏自回旋,锦旌空粲错。
鼎气为龙虎,香烟混丹雘。
凝看出次云,默听语时鹤。
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
晴来鸟思喜,崦里花光弱。
天籁如击琴,泉声似摐铎。
清斋洞前院,敢负玄科约。
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
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
存心服燕胎,叩齿读龙蹻。
福地七十二,兹焉永堪托。
在兽乏虎貙,于虫不毒蠚。
尝闻择骨录,仙志非可作。
绿肠既朱髓,青肝复紫络。
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
每嗟原宪瘇,常苦齐侯疟。
终然合委顿,刚亦慕寥廓。
三茅亦常住,竟与珪组薄。
欲问包山神,来赊少岩壑。
白话文翻译:
在夜深人静的梦中,我的船轻巧地像鸭子一样跃起。
天亮时我来到哪里呢?我稍微倚靠在包山的脚下。
这山高达三百六十丈,直插云天,仿佛被削平。
我远远地眺望,神情恍惚,想要攀登,却先显得有些疲惫。
浓厚的露水浸湿了我的衣裳,浅浅的泉水渐渐湿透了我的草鞋。
走了不远,感觉却越来越孤寂。
幽静的小径渐渐变得空旷,仙人的门扉依傍着岩石。
松树的声音清脆而深远,海上的阳光恰好照耀着。
忽然之间,仿佛要临近那幽远的天空,万千思绪纷纷飘落。
坛子上的灵芝和菌类,庙宇里没有鸟雀飞翔。
华丽的帷幕在空中轻轻回旋,锦旗在空中交错闪烁。
香气如龙虎腾飞,烟雾混合着丹药的芬芳。
我凝视着云层,静静聆听时而传来的仙鹤的声音。
绿书无法注解,云笈似乎没有钥匙。
晴空下鸟儿欢快地鸣叫,山中的花朵似乎光芒暗淡。
天籁之音如同琴声,泉水声如同钟声。
清静的斋堂前,怎能辜负那玄妙的约定。
空中飞舞的羽章,地上皆是灵药。
金色美酒可畅饮,玉豉可以细嚼。
心存服食之念,叩齿研读《龙蹻》。
福地有七十二处,今天我在此永远寄托。
在兽类中没有虎和貙,虫类中没有毒虫。
曾听说《择骨录》,仙人的志向是不可妄作。
绿肠已成朱髓,青肝复成紫络。
我对这样的相貌感到乏力,天给予我形貌却让我厌恶。
每每感叹原宪之难,常常受苦于齐侯的瘟疫。
终究是合该放弃,刚也渴望那辽阔。
三茅也常常栖息,竟与珪组交错。
我想问问包山的神灵,来借点少许的山谷。
注释:
- 扁舟:小船,形状扁平的船。
- 包山:地名,指的是特定的山名。
- 三百六十丈:形容山高,丈为古代长度单位。
- 矍铄:精神饱满,状态清醒。
- 浓露:早晨的露水,湿润而浓厚。
- 草屩:草鞋,古代人常穿的鞋子。
- 节境:节奏与境界,这里指心境的变化。
- 静径:静谧的小路。
- 仙扉:仙人的门,象征仙境的入口。
- 鼎气:古代祭祀用的鼎,象征神灵的气息。
- 芝菌:灵芝等珍贵的药草。
典故解析:
- 福地七十二:指的是道教中传说的福地,寓意极佳的地方,象征着修道者的理想归宿。
- 择骨录:古代仙人选取骨头记录的书籍,暗示修仙者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皮日休,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于太湖附近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仙道追求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太湖诗》是皮日休的一首风格独特的诗作,充分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精髓。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时分的太湖景色,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诗的开头描写了夜半的梦境,引入了舟行的意象,暗示着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包山的高耸、露水的湿润、泉水的清澈,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在情感方面,诗人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依恋,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多次出现的“仙”字,暗示着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整体而言,诗歌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语言清新,展现了皮日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清新的气息、幽静的环境、以及对仙道的探求,使整首诗充满了灵性与哲理,让人不禁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两句通过梦境与舟行引入,设置了梦幻与现实的对比。
- 描述包山的高耸,营造出一种险峻的美感。
- “遐瞻但徙倚”,表达了诗人的探索与渴望。
- 露水和泉水的细腻描写,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节境转寂寞”,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对松声和海日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
- “坛灵有芝菌”,引出了对仙道的追求。
- 以“天籁”和“泉声”结尾,强化了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舟比作“凫”,生动形象。
- 拟人:松声、泉声被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灵动感。
- 对仗:如“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陶醉,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特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包山:象征自然的伟岸与壮丽。
- 扁舟:象征自由与流浪。
- 仙扉:象征理想与超脱。
- 松声、泉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扁舟似凫跃”的意思是: A. 船行如燕
B. 船行如鸭
C. 船行如鱼
D. 船行如鸟 -
诗中提到的“仙扉”象征什么? A. 现实世界
B. 理想境界
C. 乡村生活
D. 战争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皮日休与王维的山水诗,皮日休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与静谧的境界。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山水情怀,但各自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皮日休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