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杂录(十首)》

时间: 2025-01-19 16:53:34

倔强凭陵距海垠,半为鱼鳖半为尘。

只今编户闻声教,遗类何由辨马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倔强凭陵距海垠,半为鱼鳖半为尘。
只今编户闻声教,遗类何由辨马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坚韧的地方,靠近海岸,那里的一半是鱼类与龟鳖,另一半则是尘土。如今,乡村中人们只听从那些儒家教诲,那些遗留下来的种类,怎么能分辨出真正的马与人呢?

注释:

  • 倔强:形容刚强、坚韧的样子。
  • 凭陵:指的是依附于山陵或高地。
  • 海垠:海岸边缘。
  • 鱼鳖:指鱼类和龟鳖等水生动物。
  • 编户:指的是有户籍的平民。
  • 声教:指的是儒家的教诲。
  • 遗类:留下来的种类。
  • :分辨、辨认。
  • 马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人,或是指代某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广洋,明代诗人,以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民生疾苦,关注社会现象,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士人与平民的关系复杂,诗人通过描绘海边的自然景象,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教化的依赖与对自身身份的迷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海边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海边的坚韧环境,传达出一种生存的坚持与挑战。诗中提到的“鱼鳖”与“尘”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织,暗示着在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

后两句则转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儒家教化下的迷失。诗人在这里质疑,面对日益模糊的身份与传统的教导,如何能辨别真正的自我与归属。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类存在的困惑与追寻,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倔强凭陵距海垠:描绘了一个坚韧的环境,位于海岸的高地,暗示生存的艰辛。
    2. 半为鱼鳖半为尘:反映自然与社会的交融,生物与尘土的对比,象征生存的多样性。
    3. 只今编户闻声教:指出如今人们只听从儒家教诲,表明对传统的依赖。
    4. 遗类何由辨马人:质疑在这种教化下,人们如何能分辨出真实的身份。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鱼鳖与尘)、象征(海边的环境)、反问(如何辨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自我认同的追寻与社会现象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鱼鳖: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多样性。
  • :代表人类社会的复杂与纷扰。
  • 海垠:象征着边界,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倔强凭陵”意思是: A. 坚韧的山地
    B. 依附于海洋
    C. 自然的美丽

  2. “遗类何由辨马人”中的“辨”意思是: A. 认识
    B. 分辨
    C. 选择

  3. 诗中提到的“声教”主要指: A. 自然的声音
    B. 儒家的教诲
    C. 民间传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广洋的《岭南杂录》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汪广洋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杜甫则更注重国家与民生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汪广洋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