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时间: 2024-09-19 21:14:11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

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

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

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
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
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
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白话文翻译:

樱桃花开满树,如同雪花般洁白。
王孙在树下宴饮,隔着水面让人疑惑他是神仙。
晨露散发清香,初升的阳光带来温暖的妍丽。
妖娆的女子发髻上插满了花,酒客们则折枝相传。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能有几人共享这样的华美宴席呢?
酒杯行走时不要急于辞别,尽情享醉,让时光流逝三年。

注释:

  • 樱桃:樱桃树的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暗指有身份地位的人。
  • 妖姬:美丽的女子,带有一种妩媚的色彩,通常用以形容女子的魅力。
  • 华筵:华丽的宴席。
  • 逸三年:形容陶醉于美酒和欢乐中,忘却了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 王孙:指代古代豪门贵族,体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神仙:用以形容宴会的美好和众人的快乐,暗含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号崇嗣,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他的诗常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朝,正值春季,正是樱桃花盛开的时节。诗人与友人相聚于李周美中丞的宅院,共同赏花饮酒,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樱桃花的美丽景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用“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描绘了樱桃花盛开的壮观,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接着,诗人以“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来描写宴会的氛围,仿佛将人们置于一个仙境之中。在这幅画面中,宿露的清香和初阳的温暖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随后,“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则将目光转向宴席上的人们,展现了热闹的聚会景象,诗人在此刻的愉悦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短暂。最后一句“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欢乐时光的珍惜,呼吁人们在美好的时光中尽情享乐,不必急于分离。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樱桃千万枝:描绘樱桃花的繁盛,暗示春天的到来。
    2. 照耀如雪天:樱桃花的白色如同雪,形容其洁白无瑕。
    3. 王孙宴其下:贵族子弟在此聚会,体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4. 隔水疑神仙:隔水而坐,仿佛置身仙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宿露发清香:晨露的清香,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6. 初阳动暄妍:初升的阳光带来温暖,象征生机。
    7. 妖姬满髻插:美丽女子的打扮,体现宴会的热闹。
    8. 酒客折枝传:酒客们互相传递花枝,增加了互动的情趣。
    9. 同此赏芳月:共同赏花的场景,增添了情感的连结。
    10. 几人有华筵:反问中带有感慨,珍惜此刻的欢聚。
    11. 杯行勿遽辞:劝酒时不要急于告别,表达对欢乐时光的珍惜。
    12. 好醉逸三年:畅快地享受,忘却时间的流逝。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照耀如雪天”形容樱桃花的洁白,增强了视觉效果。
    2. 拟人:将“宿露发清香”赋予了人的特性,使自然更具灵动。
    3.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清新自然的赞美,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意象分析:

  • 樱桃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了生命的复苏和美好的希望。
  • 清香的露水:象征自然的纯净与新鲜,传递出生活的美好。
  • 酒客与妖姬:人群的欢聚,象征着人际关系的温馨和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樱桃千万枝”是用来形容什么? A) 雪花
    B) 樱桃花
    C) 酒杯
    D) 美人

  2. “王孙宴其下”中“王孙”指的是什么人? A) 乞丐
    B) 农民
    C) 贵族子弟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妖姬”代表着什么? A) 丑陋的女人
    B) 美丽的女子
    C) 仙女
    D) 小孩

答案

  1. B) 樱桃花
  2. C) 贵族子弟
  3. B) 美丽的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
  •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同样以花为题,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禹锡的这首诗更为热烈,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聚会的愉悦,而王维则在秋天的宁静中表达孤独与沉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诗词选》
  • 《唐诗鉴赏辞典》

这些材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意象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