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1 15:38:40

轩冕傥来物,岂足羁圣贤。

素王万世功,杏坛诲三千。

平世膺戎狄,事功止当年。

六经发蒙蔀,今古日在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其四
作者:姚勉 〔宋代〕

轩冕傥来物,岂足羁圣贤。
素王万世功,杏坛诲三千。
平世膺戎狄,事功止当年。
六经发蒙蔀,今古日在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权贵地位的看法,强调了圣贤的价值。即使高官显贵的地位有时会降临于人,但这并不能束缚真正的圣贤。素王(指素有德行的帝王)一生的功绩能够流传千秋,而杏坛(指教育之地)的教诲则能够影响三千弟子。处于平和的时代,面对敌人也只是短暂之事,真正的功绩应当被铭记于心。六经(古代经典)能启迪人心,而今古的智慧和真理如同日月一样永恒不变。

注释

  • 轩冕:指高官显贵的地位。
  • :束缚、拘束。
  • 素王:指品德高尚的王者,多指古代贤明的君主。
  • 杏坛:指讲学的地方,源于孔子在杏树下讲授。
  • 平世:平和的时代。
  • 戎狄:指外敌或部落。
  • 六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和《乐经》,是儒家经典。
  • 发蒙蔀:启发蒙昧,指教导无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字希仁,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反映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哲理性和历史感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借用古典典故,阐述个人与权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真正圣贤的尊重与对世俗权力的淡泊。

诗歌鉴赏

姚勉的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圣贤与权贵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与知识的崇高追求。诗的开头提到“轩冕傥来物”,立刻引发读者对权力象征的思考,随后用“岂足羁圣贤”来反驳这种权力的限制,表明真正的圣贤并不受这些世俗权力的束缚。

“素王万世功,杏坛诲三千”一句,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素王的功绩能够流传千古,而教育的意义在于影响更多的人,表明了诗人对教育和传承的重视。接下来的“平世膺戎狄,事功止当年”,则反映出对历史的洞察,认为真正的功绩超越时间的限制,无法简单用短暂的功名来衡量。

最后一句“六经发蒙蔀,今古日在天”更为深邃,表明了经典对于启迪人心的重要性,强调了古今智慧的永恒价值。整首诗在抒发对知识与道德的崇敬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轩冕傥来物:出现的高官显贵的位置。
  2. 岂足羁圣贤:岂能束缚真正的圣贤?
  3. 素王万世功:品德高尚的王者一生的功绩。
  4. 杏坛诲三千:在教育之地传授给三千弟子。
  5. 平世膺戎狄:在平和的时代面对外敌。
  6. 事功止当年:真正的功绩仅限于当年的事。
  7. 六经发蒙蔀:古典经典启发无知。
  8. 今古日在天:古今智慧如同日月一样永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素王万世功,杏坛诲三千”,形成工整的对仗。
  • 比喻:用“六经”比喻知识的源泉,形象生动。
  • 排比:多个短句并列,增强了诗的气势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道德与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圣贤不应被权势所束缚,古典智慧能够启迪后人,其价值超越时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轩冕:象征权力与地位。
  • 杏坛:象征教育与传承。
  • 六经:象征文化与智慧。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代表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也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轩冕”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教育
    B. 权力
    C. 朋友
    D. 自然

  2. “杏坛”主要代表什么?
    A. 战场
    B. 学校
    C. 宫殿
    D. 市场

  3. 诗中提到的“六经”是指什么?
    A. 古代经典
    B. 诗歌作品
    C. 历史事件
    D. 科技书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王之涣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其四》都展现了对人类情感与价值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强调了道德与知识的永恒价值。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