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咏美人蕉》

时间: 2025-01-19 13:51:17

年年此际,湘江无处吊湘妃。

拓魂不见魂归。

留得一丛花在,雨过湿萤飞。

正魂兮月下,化作芳菲。

遗钿剩脂。

不磨灭,自葳蕤。

况是香肌成土,玉骨成灰。

娇红几朵,植根在、千载艳尸堆。

休尽望、绿瘦红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年此际,湘江无处吊湘妃。
拓魂不见魂归。
留得一丛花在,雨过湿萤飞。
正魂兮月下,化作芳菲。
遗钿剩脂。不磨灭,自葳蕤。
况是香肌成土,玉骨成灰。
娇红几朵,植根在千载艳尸堆。
休尽望绿瘦红肥。

白话文翻译:

每年这个时候,湘江边再也没有人吊唁湘妃的身影。
人们的灵魂已无法归来。
只留下这一丛美人蕉,雨后湿润的萤火虫飞舞着。
正当月光下,灵魂化为花香四溢。
遗留下的珠钿和脂粉,永不会磨灭,依然繁荣。
更何况是那香肌化为泥土,玉骨化为灰烬。
娇艳的红花,扎根在千古的美人尸体堆中。
不要再去期待那些瘦绿和丰腴的颜色。

注释:

  • 湘妃: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湘妃,传说她因相思而死,成为湘江的灵魂。
  • 拓魂:拓,扩展、延展;魂,灵魂。意指灵魂无法归来。
  • 芳菲:花香,指花的芬芳。
  • 遗钿剩脂:遗留下的珠钿和脂粉,象征美人的残留。
  • 香肌成土,玉骨成灰:美丽的肌肤化为泥土,玉石般的骨骼化为灰烬,象征生命的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1895-1984),字仲明,号秋水,江苏无锡人。顾随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学者,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逝去生命的感慨。诗中通过美人蕉象征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湘妃”的传说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生命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以美人蕉的美丽与短暂,映射出人世间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开篇以“年年此际”引入,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氛围,引发读者的思考。

“拓魂不见魂归”一句,传达出灵魂无法回归的无奈与悲伤,仿佛在追忆那些逝去的美好。接着,诗人转向描写美人蕉,雨过后湿润的萤火虫飞舞,生动地展现出生命的延续与美丽的短暂。月光下,灵魂化作芳菲,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诗中最后几句,揭示出生命的终极真谛——美丽终将消逝,但美的印记却永存于世。通过对比“香肌成土,玉骨成灰”,诗人不仅感慨生命的无常,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年年此际,湘江无处吊湘妃。”:每年这个时候,湘江边再也没有人吊唁湘妃,表达了对逝去事物的追忆。
    • “拓魂不见魂归。”:灵魂无法返回,暗示生命的无法挽回。
    • “留得一丛花在,雨过湿萤飞。”:仅剩下美人蕉和萤火虫,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正魂兮月下,化作芳菲。”:月下的回忆与花香交织,体现出对美的寄托。
    • “遗钿剩脂。不磨灭,自葳蕤。”:遗留的珠钿和脂粉,象征美的永恒与不灭。
    • “况是香肌成土,玉骨成灰。”:强调生命的消逝。
    • “娇红几朵,植根在千载艳尸堆。”:美丽的花朵扎根于逝去的美人之中,意思深远。
    • “休尽望绿瘦红肥。”:不再期待那些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蕉比作生命的象征。
    • 拟人:通过“魂归”“芳菲”等词语,赋予了自然界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命的怀念,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湘妃:象征着美丽与哀愁,传达出对逝去爱情的追忆。
  • 美人蕉: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 月光、雨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妃”指的是谁?

    • A. 一位古代美女
    • B. 湘江的灵魂
    • C. 一位历史人物
  2. “香肌成土,玉骨成灰”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生命的永恒
    • B. 生命的脆弱与消逝
    • C. 生命的丰盈
  3. 诗中留下的“美人蕉”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延续
    • B. 美丽的消逝
    • C. 忧伤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孤独与思乡情怀与《婆罗门引》的怀旧与美的追求形成对比,前者强调了孤独的情感,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生命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顾随的诗歌集及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