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

时间: 2025-01-04 06:49:28

弦中恨起湘山远,指下情多楚峡流。

危槛曲终云影曙,高楼风定烛光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听琴
作者: 苏替 〔唐代〕

弦中恨起湘山远,
指下情多楚峡流。
危槛曲终云影曙,
高楼风定烛光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听琴时的情感和景象。诗人感叹湘山遥远,琴声中传递着对故乡的思念;指尖流淌的音符中包含了对楚峡的情感。曲子结束时,晨曦映照着窗外的云影;高楼上,风静止,烛光在秋夜中显得格外柔和。


注释:

  • 湘山:指的是湘江流域的山脉,因其遥远而引发思乡之情。
  • 楚峡:指楚地的峡谷,象征着情感的流淌。
  • 危槛:高高的窗栏,表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 云影曙:晨曦映照着云的影子,寓意着新的开始。
  • 高楼:高耸的楼阁,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高远的情怀。
  • 烛光秋:烛光在秋夜中的情景,增添了诗的温馨与静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集中于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写了听琴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听琴》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诗中以琴声引发的思绪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弦中恨起湘山远,指下情多楚峡流”中,诗人通过对远方湘山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琴声如流水,情感如波涛,诗人将音乐与自然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

后两句“危槛曲终云影曙,高楼风定烛光秋”则描绘了听完琴曲后的静谧氛围。危槛象征着高远的追求,而曲终时的云影与晨曦,似乎暗示着希望与新生。高楼上的静谧与烛光的温暖,使整首诗的氛围既有孤独感,又不失温情,表现出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情感层次分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弦中恨起湘山远:琴弦上弹奏出的音符中流露出对遥远湘山的怨恨与思念。
  2. 指下情多楚峡流:指尖的音符如同楚地峡谷中的流水,流淌着深厚的情感。
  3. 危槛曲终云影曙:在高高的窗栏边,曲子结束时,晨曦中的云影开始显现。
  4. 高楼风定烛光秋:高楼上,微风平息,烛光在秋夜中闪烁,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流水,形象地描绘情感的流淌。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湘山、楚峡、云影、烛光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情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琴声引发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山:象征故乡的遥远与思念。
  • 楚峡:象征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 危槛:象征诗人的孤独与追求。
  • 云影: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烛光:象征温暖与宁静。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湘江流域
    C. 黄河

  2. 诗中“危槛”象征了什么?
    A. 高处的孤独
    B. 幸福的生活
    C. 自由自在

  3. “烛光秋”所传达的意境是?
    A. 温暖与宁静
    B. 冷清与孤寂
    C. 繁华与热闹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琴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听琴》: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偏向于历史的沉思,后者则聚焦于音乐和情感的流动。
  • 《月下独酌》与《听琴》:同为抒情诗,前者强调孤独的饮酒,后者则通过琴声传达情感,两者都有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