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春仲丁道南祠释莱和昆陵黄云孙韵》
时间: 2025-01-01 09:2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癸亥春仲丁道南祠释莱和昆陵黄云孙韵
作者: 司马龙藻 〔清代〕
正学东林接圣传,
后生何敢坠前贤。
哲人两代曾亲炙,
道统千秋讵变迁。
肃穆典型资掌故,
谨严俎豆赖承先。
东南名宿尝云集,
为献丹箴到御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东林学派的崇敬与传承。东林学派承接了圣人的教导,后辈学子怎敢辜负前辈的教诲?哲人们的智慧在两代人中间相互影响,道理的传承在千秋万代中不会改变。典雅的风范和历史典故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严谨的仪式和祭品则是对先贤的承接。东南的名士们曾经聚集一堂,向皇帝献上丹药和谏言,出现在朝廷之上。
注释:
- 东林: 指东林书院,清代著名的学术机构,传承儒家经典。
- 后生: 指后辈学子。
- 哲人: 指智者或哲学家。
- 道统: 道德与学术的传承体系。
- 肃穆: 庄重而严肃。
- 俎豆: 指祭祀所用的器具,象征对先人的敬重。
- 丹箴: 可能指丹药或谏言,寓意良好的劝诫。
典故解析:
- 东林学派: 在明末清初兴起,强调儒学的政治与伦理,影响深远。
- 御筵: 皇帝的宴会,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龙藻,清代诗人,生于清初,主要活动于明清之交的时期。他的诗歌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追求文辞的典雅与意境的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东林学派兴起之际,社会对儒学的重视再度提升。诗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承接,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东林学派的崇敬与学习的态度。诗的开头“正学东林接圣传”,直指东林书院对儒家思想的传承;而“后生何敢坠前贤”则表达了后辈对于前辈的敬畏之情。
在诗中,作者通过提及“哲人”“道统”等词汇,强调了知识和道德的传承,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道统千秋讵变迁”一句,传达了对传统文化持久性的信仰。
整首诗气韵悠长,结构严谨,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和对先贤的尊重。最后提到“东南名宿尝云集”,不仅反映了当时士人聚集讨论的盛况,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希冀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学东林接圣传:表明东林书院承接了圣人的教导。
- 后生何敢坠前贤:后辈学子不敢辜负前辈的教诲。
- 哲人两代曾亲炙:智者的思想一代代相传。
- 道统千秋讵变迁:道德与学术的传承不会改变。
- 肃穆典型资掌故:典雅的风范源于历史典故。
- 谨严俎豆赖承先:严谨的祭礼依赖于对先贤的尊重。
- 东南名宿尝云集:东南的名士们曾经聚集一堂。
- 为献丹箴到御筵:向皇帝献上良好的建议和丹药。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通过排比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重要性。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东林学派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的承接,表达了对先哲的尊重与对后代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林: 代表学术与文化的传承。
- 哲人: 象征智慧与理想。
- 道统: 体现道德与文化的延续。
- 俎豆: 代表对先人祭祀的庄重。
文化内涵:
诗中意象展示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强调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未来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林书院主要传承哪种思想?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儒家
- D. 自然主义
-
“后生何敢坠前贤”的意思是:
- A. 后辈要超越前辈
- B. 后辈不敢辜负前辈
- C. 后辈不需学习前辈
- D. 后辈要与前辈争斗
答案:
- C. 儒家
- B. 后辈不敢辜负前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登高》(杜甫): 反映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对比:
- 东林学派与阳明学派: 两者在儒家思想上的不同,前者重视学术传承,后者强调心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大系》
- 《东林学派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