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时间: 2025-01-06 08:58: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作者:张炎 〔宋代〕
幽栖身懒动,邃庭悄日偏长。
甚不隐山林,不喧车马,不断生香。
澄心淡然止水,笑东风引得落花忙。
慵对鱼翻暗藻,闲留莺管垂杨。
徜徉。净几明窗。
穿窈窕染芬芳。
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
争似重门昼掩,自看生意池塘。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环境中懒于活动,安静的庭院里,阳光渐渐变长。
不再隐匿于山林,不再喧嚣于车马之中,香气依旧不断地飘散。
心境澄明如止水,轻笑着东风带来的纷纷落花。
懒得去面对翻动的鱼儿和暗藏的水藻,悠闲地停留在杨柳旁听莺声。
漫步于清净的桌前,窗明几净,
穿着轻盈的衣裳,沾染着芬芳的气息。
看那白鹤无声飞舞,苍云沉静无影,仿佛在物外游荡。
桃源的尘世更加遥远,问当年为何认识那渔郎。
怎能比得上紧闭的门,自己在池塘中游走的自在。
注释
- 幽栖:指静隐的栖息,形容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 邃庭:深远而幽静的庭院。
- 生香:香气四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澄心:心境清澈明净。
- 鱼翻暗藻:指水中鱼儿翻动,水草暗藏,描绘了水面下的宁静与和谐。
典故解析
“桃源”指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着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远离尘世纷扰的理想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生卒年不详),字士贞,号寒松,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轻灵秀美,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常有清新的气韵。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写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繁华尘世的逃避。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张炎的一首抒情词,体现了作者对春日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全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幽静、清新的自然环境,诗人以“幽栖身懒动”开篇,表达了自己对安逸生活的渴望,接着描绘了庭院的日渐延长、香气四溢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词中“澄心淡然止水”一句,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从容。接下来,诗人以“慵对鱼翻暗藻,闲留莺管垂杨”描绘了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词人通过“桃源去尘更远”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词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栖身懒动:在幽静的环境中,身心都懒于活动。
- 邃庭悄日偏长:深邃的庭院里,日头渐渐长高,显得格外宁静。
- 甚不隐山林:这里展现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反思。
- 不喧车马,不断生香: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的芬芳形成对比。
- 澄心淡然止水:心境如同平静的水面,清澈而淡泊。
- 笑东风引得落花忙:春风轻拂,花瓣纷纷飘落,诗人对此心存欢喜。
- 慵对鱼翻暗藻:懒得去看水中鱼儿翻动,阐释了内心的安宁。
- 闲留莺管垂杨:悠闲地停留在杨柳边,听莺鸟的歌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境比作“止水”,表达内心的宁静。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引导落花的能力,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如“白鹤无声,苍云息影”,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题为追求自然、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个体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向往,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理念和审美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鹤:象征自由与高洁,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 桃源:理想的隐逸之地,象征远离尘世的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幽栖身懒动”意指:
A. 身体不动
B. 心灵安静
C. 隐居生活
D. 以上皆是 -
“桃源”在诗中象征着:
A. 现实世界
B. 理想的隐逸生活
C. 纷扰的城市
D. 历史遗迹 -
诗中提到的“东风”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冷酷
B. 暖和
C. 春天的气息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夜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表现早春的气息与生机。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木兰花慢》在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而张炎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词人的作品,了解词的风格与发展。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