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子中夜发,月照白水山。悲辛但狂顾,浩荡前后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旅客在深夜出发,月光照耀着白水山。内心充满悲伤与辛酸,只能疯狂地东顾西望,眼前的景象浩浩荡荡,令人感到迷茫。
注释:
- 客子:指旅客,身在异乡的人。
- 中夜:深夜,夜深人静的时刻。
- 白水山:山的名字,可能有特定的地理意义,也可象征孤独与远方。
- 悲辛:悲伤与辛苦,表达作者的情感状态。
- 狂顾:形容心情激动,四处张望。
- 浩荡:形容气势磅礴或广阔,可能指眼前的景象或情感的波动。
- 前后间:指前后景象交替出现,表现出旅途的无尽与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希夷,号宋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抵抗元朝的侵略,最终被俘后不屈服于敌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精神。文天祥的诗歌以气势雄浑和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在抵抗元军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磨难,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中体现了他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行淮东第六十》是文天祥在动荡年代写就的一首诗,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旅人的无奈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客子中夜发”,直接引入读者进入一种孤独的旅途情境,深夜出行的旅客身处何处,心中自有一番悲凉。月光洒在白水山上,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这种景象与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悲辛但狂顾”一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悲伤与辛酸交织在一起,使得他在这样的情境中只能四处张望,试图寻找内心的安慰与寄托。最后一句“浩荡前后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与空间的流逝,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似乎无论走到何处,那种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怀念始终伴随着他。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文天祥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子中夜发”:旅客在深夜出发,暗示孤独和不安。
- “月照白水山”:月光照耀白水山,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悲辛但狂顾”:表达内心悲伤与辛苦,四处张望却无所依靠。
- “浩荡前后间”:形容眼前的景象浩瀚,时间与空间的交替让人迷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悲辛”与“狂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意象:月光与白水山构成清冷的意境,映衬内心的孤独。
- 拟人:将旅途的景象赋予感情,表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命运无奈的感慨。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苦楚,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传达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 白水山:代表着远方与故乡,可以理解为对过往的追忆。
- 狂顾:表现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游子对未来的茫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客子”指的是哪个身份?
A. 诗人
B. 旅客
C. 农夫
答案:B -
诗中的“月照白水山”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白天的繁华
B. 深夜的宁静
C. 烈日的炙烤
答案:B -
“悲辛但狂顾”中的“狂顾”意味着什么?
A. 镇定自若
B. 疯狂地四处张望
C. 安静地思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文天祥的《行淮东第六十》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均写于国家动荡之际,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个人命运的惆怅。两者都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抒发,反映出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文天祥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