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修道居
作者:王建 〔唐代〕
世间无所入,学道处新成。
两面有山色,六时闻磬声。
闲加经遍数,老爱字分明。
若得离烦恼,焚香过一生。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世间,我的心不再被外物所困扰,修道的地方刚刚成就。
四周环绕着山色,时常可以听到清脆的磬声。
我悠闲地读经,反复吟诵,每个字都看得清晰明了。
如果能够摆脱烦恼,点燃香火,安然度过一生。
注释:
- 世间:指人世、世俗。
- 无所入:心中没有外物的干扰。
- 学道:学习修行之道。
- 两面有山色:四周有山的景色。
- 六时:指一年四季的六个时辰。
- 闻磬声:听到敲击磬的声音。
- 闲加经遍数:悠闲地阅读经典。
- 老爱字分明:年老了仍然喜欢字迹清晰的文字。
- 焚香:点燃香火,象征修行和虔诚。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焚香”在道教和佛教中常常出现,象征着修行、祈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扬,号梦溪,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建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道教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创作时期正值唐代社会动荡,诗人渴望在宁静中修身养性。
诗歌鉴赏:
《新修道居》以简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世间无所入,学道处新成”,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表明他在世俗中已无所牵挂,专心于修道的追求。接着“六时闻磬声”则用声音的描绘增添了环境的宁静与神圣感。
“闲加经遍数,老爱字分明”,展现了诗人对经典的热爱,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最后两句“若得离烦恼,焚香过一生”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焚香不仅是修行的象征,也是内心安宁的体现。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令人向往。王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静谧和内心的安宁,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唐代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间无所入:表达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 学道处新成:指诗人已在修道上获得新的成就。
- 两面有山色:描绘了周围美丽的山景,增添诗意。
- 六时闻磬声:声响的描绘,让人想到修道的氛围。
- 闲加经遍数:表现诗人悠闲的生活方式。
- 老爱字分明:强调对经典的喜爱,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
- 若得离烦恼:表达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 焚香过一生:表明诗人渴望以焚香修道度过一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世间无所入,学道处新成”。
- 意象:如“山色”、“磬声”,营造宁静氛围。
- 比喻:将修行生活比作焚香,象征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表达了对道教修道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逃避世俗烦恼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色:自然景色的象征,代表安宁与美好。
- 磬声:修道的声音,象征着智慧和宁静。
- 经:象征知识与修养,代表文化的积淀。
- 焚香:修行的方式,象征内心的虔诚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世间无所入”,意思是:
A. 心中无忧
B. 物质丰富
C. 遇事不决 -
“六时闻磬声”中“六时”指的是:
A. 一天的六个时辰
B. 四季的变化
C. 一年中的六个月 -
诗人对字的喜爱表现在哪一句?
A. 闲加经遍数
B. 老爱字分明
C. 若得离烦恼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王维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与王建的《新修道居》都描绘了隐居生活,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孤寂,而王建则强调修道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