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瓜州》

时间: 2025-01-20 00:42:45

一别芜城逾十载,重来鱼鸟亦相亲。

童童碧树添新冢,段段青山似故人。

把镜未须惊白发,持杯犹得及芳春。

却将此日思前日,只觉今身是后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瓜州
作者: 王艮 〔元代〕

一别芜城逾十载,
重来鱼鸟亦相亲。
童童碧树添新冢,
段段青山似故人。
把镜未须惊白发,
持杯犹得及芳春。
却将此日思前日,
只觉今身是后身。


白话文翻译:

将古诗译为白话文
离开芜城已经十多年,
重回此地,水中鱼鸟也似乎亲近。
小树青翠,又添了新的坟冢,
连绵的青山,仿佛故友重现。
照镜子时不必惊讶白发苍苍,
举杯畅饮,依然能享受美好的春光。
然而今天的思绪又使我回忆起往日,
只觉得此时的我,宛如是后来的我。


注释:

字词注释

  • 芜城:指作者曾经生活或活动的地方。
  • 童童:形容树木的青翠。
  • :坟墓。
  • 把镜:照镜子。
  • 芳春:美好的春天。
  • 今身是后身:今时的自己似乎是未来的自己。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表达了人事变迁、时光流逝的主题,反映了诗人面对生命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艮(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生于浙江,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发瓜州》写于王艮重游故地之时,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于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索。


诗歌鉴赏:

王艮的《发瓜州》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人重返故地后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提到“别芜城逾十载”,即使时光已逝,他对故乡的情感依然鲜活。重回故地,作者观察到自然中的鱼鸟依旧亲近,显示了自然的永恒与变化。接着,作者提到“碧树添新冢”,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还隐含着对逝去生命的缅怀。青山依旧在,但人事已非,故友已逝,给人以深深的惆怅感。

在表达个人感受的同时,诗人也对生命的无常进行了思考。后面几句“把镜未须惊白发,持杯犹得及芳春”,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虽然白发渐生,但仍应珍惜眼前的春光,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最后两句“却将此日思前日,只觉今身是后身”,则是诗人的一种自省,面对过往的回忆,似乎在感叹人事如梦,人生如戏,时间的流逝使得他感受到自己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这种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也让人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深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别芜城逾十载:离开故乡已经十多年,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2. 重来鱼鸟亦相亲:重回故地,发现自然界的生命依旧和谐,表现自然的不变。
  3. 童童碧树添新冢:新树的生长与新坟的出现,隐喻生命的延续与死亡的不可避免。
  4. 段段青山似故人:青山依旧,仿佛故友的陪伴,表达对旧友的怀念。
  5. 把镜未须惊白发:看到自己白发的苍老,反映出对自身衰老的接受。
  6. 持杯犹得及芳春:尽管衰老,仍能享受春天的美好,传达出乐观的生活态度。
  7. 却将此日思前日:回忆过去,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8. 只觉今身是后身:感受到当下的自己与未来的联系,反映出对生命循环的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山似故人,通过自然景物隐喻人际关系。
  • 对仗:如“把镜未须惊白发,持杯犹得及芳春”,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生命的无常的感受,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鸟: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 碧树: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青山:象征记忆与怀念,代表着不变的故乡。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芳春:象征美好与希望,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重来鱼鸟亦相亲”,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对鱼鸟的喜爱
    B) 自然界的和谐
    C) 对鱼鸟的羡慕
    答案: B

  2. “把镜未须惊白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惊讶
    B) 自然接受衰老
    C) 对衰老的恐惧
    答案: B

  3. 诗中“段段青山似故人”意指什么?
    A) 青山变化
    B) 旧友的怀念
    C) 青山永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杜甫《春望》:反映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对比王艮与李白,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艮更注重内心的感慨与哲理,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浪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王艮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理》

以上是对王艮《发瓜州》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