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山顶望太湖七十二峰歌》

时间: 2025-01-19 16:45:30

陟山不陟昆仑巅,胸襟眼界仍拘牵。

观水不观沧海外,管窥莫测乾坤大。

生长湖边数十秋,眼前胜境未穷搜。

春来忽发登临兴,振策龙峰最上头。

老去犹夸健腰脚,努力抠衣扳峻崿。

岩岫参差千仞高,石门谽谺五丁凿。

吟肩高耸立崔嵬,万顷湖光一镜开。

七十二峰供指顾,帆樯络绎凫飞来。

怒涛浴日蛟龙舞,雾髻烟鬟忽吞吐。

我生此境得未曾,不禁惊呼拍双股。

倏然云气迷长空,雷声隐隐起谾豅。

生怕狂风故作恶,挟我飞向汪洋中。

寺中老僧特超俗,有徒侍侧清如鹄。

殷勤挽我到云房,山花红润藤萝绿。

僧挥麈尾说行踪,五岳四渎罗心胸。

自怜衰朽抛游杖,卓锡三年住九龙。

闻言不觉掀髯笑,选胜探奇皆入妙。

名缰束缚空守株,悔不相随一凭眺。

我当更持三月粮,直渡东海窥扶桑。

蓬壶方杖恣登览,俯视尘世徒茫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龙山顶望太湖七十二峰歌

陟山不陟昆仑巅,胸襟眼界仍拘牵。
观水不观沧海外,管窥莫测乾坤大。
生长湖边数十秋,眼前胜境未穷搜。
春来忽发登临兴,振策龙峰最上头。
老去犹夸健腰脚,努力抠衣扳峻崿。
岩岫参差千仞高,石门谽谺五丁凿。
吟肩高耸立崔嵬,万顷湖光一镜开。
七十二峰供指顾,帆樯络绎凫飞来。
怒涛浴日蛟龙舞,雾髻烟鬟忽吞吐。
我生此境得未曾,不禁惊呼拍双股。
倏然云气迷长空,雷声隐隐起谾豅。
生怕狂风故作恶,挟我飞向汪洋中。
寺中老僧特超俗,有徒侍侧清如鹄。
殷勤挽我到云房,山花红润藤萝绿。
僧挥麈尾说行踪,五岳四渎罗心胸。
自怜衰朽抛游杖,卓锡三年住九龙。
闻言不觉掀髯笑,选胜探奇皆入妙。
名缰束缚空守株,悔不相随一凭眺。
我当更持三月粮,直渡东海窥扶桑。
蓬壶方杖恣登览,俯视尘世徒茫茫。

白话文翻译:

登山不必登上昆仑的巅峰,心胸和视野仍被拘束。
观水不必只看沧海之外,管窥的视角难以测度天地的广阔。
我在湖边生长了数十年,眼前的美丽景色尚未尽情探索。
春天来临时,忽然产生了登高的兴致,奋起精神攀登龙峰的顶端。
尽管年老,仍然自夸身体健壮,努力地把衣服扯到陡峭的崖壁上。
岩石和山岫参差不齐,高耸入云,石门的沟壑像五丁开凿。
我站在高处吟唱,身影高耸,万顷湖光如同一面镜子展现。
七十二峰任我指点,帆船络绎不绝,像野鸭飞来。
怒涛拍打着阳光,像蛟龙在舞动,雾气和烟雾时隐时现。
我生在此地从未经历过,情不自禁惊呼拍打双腿。
忽然间云雾迷漫长空,雷声隐隐传来。
我害怕狂风作恶,把我卷入汪洋大海。
寺中老僧超然世外,身旁的徒弟清雅如白鹤。
他热情地邀请我到云端的房间,山花红润,藤萝翠绿。
僧人挥动羽扇谈论行踪,五岳四渎在心中交织。
我怜惜衰老抛弃游杖,已在九龙山住了三年。
听了他的话不由得掀起胡须笑,欣赏美景探寻奇观皆是妙趣。
名利的羁绊让我空守株,怨恨自己没有随他一同眺望。
我该再准备三个月的粮食,直渡东海去探望扶桑。
带着蓬壶的方杖,尽情游览,俯视尘世一片茫然。

注释:

  • 陟山:登山。
  • 昆仑巅:指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高山,象征着极高的境界。
  • 胸襟:心胸,视野。
  • 管窥:比喻狭隘的视野。
  • 凫飞:比喻像野鸭一样飞来。
  • 怒涛:波涛汹涌的海浪。
  • 蓬壶:道教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
  • 双股:指双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燮,清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秦燮游历龙山时,表现了他对太湖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龙山顶望太湖七十二峰歌》是一首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思考的诗作。诗人在登上龙山之巅,俯瞰太湖的壮丽景色时,产生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反思。全诗开篇就以“陟山不陟昆仑巅”引入,表明作者并不在乎登上最高的山峰,而是强调心灵的开阔与境界的提升。这种思想贯穿全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

接着,诗人描绘了太湖的美丽景色,“万顷湖光一镜开”生动地展现出湖面如镜的平静与辽阔。七十二峰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山的高耸与壮观,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诗中“怒涛浴日蛟龙舞”的比喻,将湖面激荡的水波与蛟龙的舞动相联,赋予了景色以生命与动感,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而在与寺中老僧的对话中,诗人反思自身的处境,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表现了一种超然的心态。最后,诗人以“我当更持三月粮,直渡东海窥扶桑”结束,表达了对未来探索的渴望与追求,体现出一种不羁的精神。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陟山不陟昆仑巅:登山并不一定要到达昆仑的最高点,意在表达心灵境界的开放。
  • 胸襟眼界仍拘牵:即使未达巅峰,心胸与视野仍受限制,暗示对世俗的束缚。
  • 观水不观沧海外:看水不必局限于大海之外,强调认识的局限性。
  • 管窥莫测乾坤大:狭隘的视角无法理解整个天地之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怒涛浴日蛟龙舞”,将波涛比作蛟龙,生动形象。
  • 拟人:如“雾髻烟鬟忽吞吐”,雾气和烟雾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自然的和谐,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强调心灵的开阔与探索的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 和尚:象征着智慧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峰”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山脉?

    • A. 太湖
    • B. 昆仑
    • C. 黄山
  2.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A. 壮丽的景色
    • B. 自然的力量
    • C.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怒涛浴日蛟龙舞”是什么意思?

    • A. 描述波涛汹涌的景象
    • B. 描述蛟龙的舞蹈
    • C. 形容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2. A, B,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岳》:杜甫的经典山水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壮丽的山河,充满了豪情。

诗词对比

  • 《望岳》《登龙山顶望太湖七十二峰歌》: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的壮美,但前者更侧重于豪情壮志,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反思。

参考资料:

  • 诗词相关书籍: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情感》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登龙山顶望太湖七十二峰歌》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陟山不陟昆仑巅,胸襟眼界仍拘牵。下一句是什么

观水不观沧海外,管窥莫测乾坤大。上一句是什么

观水不观沧海外,管窥莫测乾坤大。下一句是什么

生长湖边数十秋,眼前胜境未穷搜。上一句是什么

生长湖边数十秋,眼前胜境未穷搜。下一句是什么

春来忽发登临兴,振策龙峰最上头。上一句是什么

春来忽发登临兴,振策龙峰最上头。下一句是什么

老去犹夸健腰脚,努力抠衣扳峻崿。上一句是什么

老去犹夸健腰脚,努力抠衣扳峻崿。下一句是什么

岩岫参差千仞高,石门谽谺五丁凿。上一句是什么

岩岫参差千仞高,石门谽谺五丁凿。下一句是什么

吟肩高耸立崔嵬,万顷湖光一镜开。上一句是什么

吟肩高耸立崔嵬,万顷湖光一镜开。下一句是什么

七十二峰供指顾,帆樯络绎凫飞来。上一句是什么

七十二峰供指顾,帆樯络绎凫飞来。下一句是什么

怒涛浴日蛟龙舞,雾髻烟鬟忽吞吐。上一句是什么

怒涛浴日蛟龙舞,雾髻烟鬟忽吞吐。下一句是什么

我生此境得未曾,不禁惊呼拍双股。上一句是什么

陟山不陟昆仑巅,下一句是什么

胸襟眼界仍拘牵。上一句是什么

胸襟眼界仍拘牵。下一句是什么

观水不观沧海外,上一句是什么

观水不观沧海外,下一句是什么

管窥莫测乾坤大。上一句是什么

管窥莫测乾坤大。下一句是什么

生长湖边数十秋,上一句是什么

生长湖边数十秋,下一句是什么

眼前胜境未穷搜。上一句是什么

眼前胜境未穷搜。下一句是什么

春来忽发登临兴,上一句是什么

春来忽发登临兴,下一句是什么

振策龙峰最上头。上一句是什么

振策龙峰最上头。下一句是什么

老去犹夸健腰脚,上一句是什么

老去犹夸健腰脚,下一句是什么

努力抠衣扳峻崿。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