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三藏入京》

时间: 2024-12-29 02:44:49

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

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谭三藏入京
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

白话文翻译:

送谭三藏入京,
阿闍梨的身份与佛的身躯相同,但灌顶的法力难以施展,难以给予众生利益。
持咒的力量必须依赖于自身的运气和福祉,度化他人的心灵要像虚空一样无所拘束。
行走在东周的尘世路上,仰望北极的紫气门。
希望能深入梵文,沾染到帝王的恩泽,却又最终归于天策,继承真正的风范。

注释:

  • 阿闍梨:是佛教中的一个职称,意为“导师”或“教导者”。
  • 灌顶:佛教仪式,象征性地将佛法的智慧和力量传递给受戒者。
  • 持咒:是指念诵佛教咒语,以求得保护和加持。
  • 运祚:指个人的运势和福气。
  • 虚空:在佛教中常用来形容无形无相,空灵自在的境界。
  • 东周:指中国历史上的东周时期,象征着繁华与红尘。
  • 北极门:北极星所在之处,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目标。
  • 梵文:古代印度的语言,佛教经典多用梵文书写。
  • 天策:古代的军事策划,象征着智慧和谋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昉,号匡庵,唐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他擅长于五言绝句,作品多涉及佛教思想,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在诗中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送谭三藏入京》是齐己为送别谭三藏而作的诗。谭三藏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法师,他的西行取经事迹广为人知。诗歌不仅是对谭三藏的送别,也是对佛教修行的思考与总结,表达了对佛法传播的期望与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表现了对谭三藏的深切期望和祝福。开篇提到“阿闍梨与佛身同”,将谭三藏的身份与佛教的至高境界相提并论,突显出他在佛教界的重要性。然而,后文又提到“灌顶难施利济功”,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无奈和佛教修行的不易,强调了修行者不仅需要机缘,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与福报。

“持咒力须资运祚,度人心要似虚空”两句则延续了对修行的思考,强调了内在修为与外在机缘的辩证关系,传达出一种空灵的哲理。接下来“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中,既有对红尘俗世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理想的向往。最后结尾“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则表明谭三藏在追求佛教智慧的同时,也要把握现实,继承真正的风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佛教的信仰与思考,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齐己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阿闍梨与佛身同:强调谭三藏的身份与佛教的教义密切相连。
  2. 灌顶难施利济功:表明佛教法力的施行并不容易。
  3. 持咒力须资运祚:持咒的力量依赖于个人的运势和福气。
  4. 度人心要似虚空:度化他人需要一种无所拘束的心态。
  5. 东周路踏红尘里:在世俗生活中行走。
  6. 北极门瞻紫气中:向往高远的理想。
  7. 好进梵文沾帝泽:希望能深入佛教的经典,获得帝王的恩泽。
  8. 却归天策继真风:最终要继承真正的智慧和风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谭三藏比作佛身,突显其重要性。
  • 对仗:如“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虚空、紫气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谭三藏的送别与对佛教修行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阿闍梨:象征着佛教的智慧与教导。
  • 虚空: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 红尘:象征着世俗生活的纷扰。
  • 紫气:象征着理想的境界与美好的前景。
  • 梵文:象征着佛教经典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阿闍梨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个人的修行
    B. 佛教的教导者
    C. 生活的烦恼
    D. 神秘的力量

  2. “持咒力须资运祚”意指什么? A. 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B. 外在机缘的影响
    C. 内在修为的提升
    D. 修行的艰难

  3. 诗中“虚空”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扰
    B. 理想的追求
    C. 无拘无束的境界
    D. 佛教的教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李白入京》 - 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送李白入京》与《送谭三藏入京》都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友情的眷恋,而后者则更加关注佛教思想与修行的深邃哲理。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温柔细腻,后者哲理深邃,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