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首 其二 成都和友人》

时间: 2025-01-01 11:11:55

休道春山比黛眉。

蘅芜梦断不胜悲。

满庭落叶岁寒时。

闲踏平园无意绪,重翻针线耐寻思。

月华皎皎照帘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十首 其二 成都和友人
作者:唐圭璋
休道春山比黛眉。
蘅芜梦断不胜悲。
满庭落叶岁寒时。
闲踏平园无意绪,
重翻针线耐寻思。
月华皎皎照帘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要说春天的山色比黛眉更美。
在梦中与蘅芜相遇,无法承受的悲伤袭来。
满庭的落叶在寒冷的岁月中随风飘零。
闲闲地踏入平园,心中毫无意绪,
反复翻弄针线,耐心地思索。
皎洁的月光洒落,照在垂下的帘子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休道:不要说,不要提起。
  • 春山:春天的山,指春日的山色。
  • 黛眉:形容眉毛如黛,色泽深沉,典雅美丽。
  • 蘅芜:指一种植物,常用于景色描写。
  • 梦断:梦境破灭,意味着失去某种美好。
  • 岁寒时:寒冷的季节,象征凋零与孤独。
  • 平园:指一片平坦的园子。
  • 月华皎皎:形容明亮的月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了“春山”,“黛眉”,这两个意象常用于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女性的容貌,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对自然与人文的美好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圭璋,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用“休道春山比黛眉”引出对自然的赞美,暗示着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然而,接下来的“蘅芜梦断不胜悲”则迅速转向,表达了梦中美好事物的消逝带来的悲痛。诗人在闲暇时光中,踏入无意的平园,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迷茫。

“重翻针线耐寻思”一句,体现了诗人试图通过手作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然而,月华的照耀又似乎让孤独感愈发明显,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显示了人在自然之美与内心孤独之间的复杂心境。

整首词既有对春天的美好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思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休道春山比黛眉:诗人以自然景色的美丽引入,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
  • 蘅芜梦断不胜悲:梦中的美好事物破灭,令人感到无比悲伤。
  • 满庭落叶岁寒时:庭院中的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闲踏平园无意绪:在平静的园中闲步,感到内心的空虚与迷茫。
  • 重翻针线耐寻思:通过手工活来寻找思考与安慰,表现出一种无奈的自处。
  • 月华皎皎照帘垂:月光洒落在窗帘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山与黛眉的对比,突显自然的美丽和女性的优雅。
  • 拟人:月华“照”帘,赋予自然以情感和生命。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开始。
  • 黛眉:象征美丽与优雅。
  • 蘅芜:自然的美好与梦幻。
  • 落叶: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华:象征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山比黛眉”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春天的向往
    B. 对黛眉的赞美
    C. 对秋天的怀念
    D. 对冬天的厌恶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排遣内心的忧郁?
    A. 旅行
    B. 写诗
    C. 翻弄针线
    D. 交友

  3. 诗中“月华皎皎照帘垂”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D. 兴奋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浣溪沙》李清照
  • 《蝶恋花》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浣溪沙》相比,唐圭璋的这首词更显得沉郁与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期盼。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情感基调却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欣赏》
  • 《唐诗三百首》
  • 《词选:李清照与唐圭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