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秋闺
新月桐帘影上钩。
露寒庭院一天秋。
金风飒飒夜悠悠。
砧杵带愁敲远梦,
雁声衔恨落高楼。
碧云流断暮江幽。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月光透过桐树的帘子洒下影子,露水使庭院显得寒冷,秋意浓厚。金风萧瑟,夜晚显得悠长。砧杵声带着忧愁,敲打着远方的梦境,雁声传来,带着对失去的怨恨,落在高楼之上。碧色的云彩在暮色中流动,给江水增添了几分幽静。
注释:
- 新月:指初生的月亮,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
- 桐帘:桐树的帘子,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和居住环境。
- 露寒:指露水的寒冷,暗示着秋季的清冷。
- 金风:秋风,通常被描绘为清爽而带有一丝萧瑟感。
- 砧杵:砧板和杵,指的是用来捣打食物的工具,这里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劳作。
- 雁声:指大雁的鸣叫,通常与思乡、离别相关。
- 碧云:清澈的蓝天与白云,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典故解析:
“金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秋天的风。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也有类似描写,表现对亲人的思念。雁声则是古人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的意象,在《离骚》中也有提及,反映了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宜修,明代女诗人,因其出身官宦家庭,受过良好教育,擅长诗词。她的作品多描绘内心情感,尤其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正值女性在闺房中独处时的感受。秋季的萧瑟与孤独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契机,沈宜修在此诗中深刻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浣溪沙 秋闺》是一首典型的秋季抒情诗,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通过新月和桐帘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忧愁。随着“金风飒飒”的描写,诗歌的情感逐渐加深,秋风带来的不仅是季节的转换,还有情感上的波动。
“砧杵带愁敲远梦”一句,表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对远方梦想的渴望,暗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雁声衔恨落高楼”,则通过雁声的哀怨,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感受,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的“碧云流断暮江幽”,描绘了宁静的秋江,象征着无尽的思绪与无法言说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灵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月桐帘影上钩:新月映照在桐树帘子上,暗示了夜的静谧与温柔。
- 露寒庭院一天秋:露水使庭院显得寒冷,烘托出秋天的清冷氛围。
- 金风飒飒夜悠悠:秋风习习,夜晚显得悠长,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情感。
- 砧杵带愁敲远梦:生活的琐碎与对梦想的追寻交织在一起,带着愁苦。
- 雁声衔恨落高楼:雁鸣传达着思念与怨恨,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 碧云流断暮江幽:秋天的云在流动,江水显得幽静,暗示着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月”比作一种美好而又脆弱的状态。
- 拟人:雁声被赋予了情感,传达出思念之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思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女性在秋季夜晚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桐帘:代表诗人的居所与内心的隐秘。
- 露寒:暗示清冷的秋意,增加了孤独感。
- 金风:象征秋天的到来,带有萧瑟的情感。
- 砧杵:代表生活的琐碎与劳动,暗示内心的忧愁。
- 雁声:代表思念与离别,情感深厚。
- 碧云:象征宁静与悠远的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月”象征什么? A. 过去
B. 未来
C. 新的开始
D. 失落 -
“雁声衔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怨恨
C. 无所谓
D. 兴奋 -
诗中的“砧杵”代表什么? A. 生活的琐碎与劳动
B. 美好的梦想
C. 家庭的团圆
D. 自由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
- 《秋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情感更加激烈与直接。
- 李白的《静夜思》:以月光和思乡为主题,情感细腻而深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