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

时间: 2024-09-19 21:52:55

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

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

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

遍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
——皇甫冉 〔唐代〕

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
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
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
遍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

白话文翻译:

延陵的讲学刚刚结束,陈法师就要离开建业去追寻自己的缘分。
他在翻译经典的过程中增长了许多学识,坛场中他是最年轻的。
他在野外的溪水边洗衣服,向人们乞求食物。
他遍访南朝的寺庙,在古老的像前焚香祈祷。

注释:

  1. 延陵:指延陵地区,陈法师出自此地。
  2. 建业:今江苏南京,历史上著名的城市,是东吴的都城。
  3. 随缘:顺应缘分,表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4. 翻译推多学:指陈法师在翻译经典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5. 坛场:讲经说法的地方。
  6. 浣衣:洗衣,表示简朴的生活。
  7. 乞食:向人乞求食物,表现出法师的清贫。
  8. 遍礼南朝寺:指遍访南朝时期的寺庙,体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
  9. 焚香古像前:在古老的佛像前焚香,表现他的敬仰和祈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而不失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的时期,许多僧人出游讲经,传播佛教思想。诗人通过对陈法师生活场景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僧侣的生活状态和内心追求。

诗歌鉴赏: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是皇甫冉的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对法师生活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中,法师从讲学的坛场离开,表示他在学识上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接下来是对人生轨迹的思考与选择。诗的开头“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便很直接地展现了法师的洒脱和随和,给人一种心境开阔的感觉。

接下来的“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则通过对法师的学识和年轻的描述,突出了他所具备的潜力与朝气。诗人在“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中描绘了法师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他身处自然与人群之间的和谐状态,体现出一种简单而真诚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遍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则表现了法师对佛教的虔诚与敬仰,传递出一种向往超脱、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感。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延陵初罢讲:延陵地区刚刚结束讲学活动,法师即将离去。
  2. 建业去随缘:他离开建业,准备去追寻自己的缘分,暗示生活的自由与随性。
  3. 翻译推多学:在翻译经典中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显示法师的智慧。
  4. 坛场最少年:坛场中他是最年轻的,暗示他的才华和潜力。
  5. 浣衣逢野水:在野外溪水边洗衣,表现出简朴的生活。
  6. 乞食向人烟:向人乞求食物,透露出法师生活的艰辛。
  7. 遍礼南朝寺:到南朝寺庙祈拜,显示对信仰的虔诚。
  8. 焚香古像前:在古老的佛像前焚香,表达对佛教的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对比。
  • 意象:溪水、乞食、古像等意象,传达出简朴与虔诚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法师追求智慧、生活简朴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佛教信仰的敬重,蕴含着对人生自由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1. 延陵:象征知识与学问的传承。
  2. 建业:代表历史文化的积淀。
  3. 溪水: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简单。
  4. 乞食:表现出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的追求。
  5. 南朝寺:象征着宗教信仰和文化的交融。
  6. 古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延陵”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江苏
    • B. 浙江
    • C. 四川
    • D. 福建
  2. “浣衣逢野水”中的“浣衣”是什么意思?

    • A. 洗衣
    • B. 烧衣
    • C. 买衣
    • D. 修衣
  3. 整首诗表达了法师的哪些特质?

    • A. 富有
    • B. 智慧与简朴
    • C. 强壮
    • D. 忧郁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主题更倾向于人际关系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