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斋琴思静,晚下紫宸朝。
旧隐同溪远,周行隔品遥。
深槐蝉唧唧,疏竹雨萧萧。
不是相寻懒,烦君举酒瓢。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书斋中,琴声清幽,思绪宁静;
黄昏时分,紫宸殿的霞光渐渐消散。
昔日的隐士,已远离同溪而去,
四周的游行,彼此间隔遥远。
深邃的槐树下,蝉声阵阵,
稀疏的竹林中,雨声潺潺。
并不是因为懒惰而不去寻访,
只希望你能举起酒瓢,一同饮酒。
注释:
- 幽斋:指的是安静的书房,通常用于修身养性。
- 琴思:指弹琴时的思绪,表达内心的宁静。
- 紫宸:指的是紫宸殿,唐代宫殿名,象征权力与荣耀。
- 旧隐:指昔日的隐士,表达对过往隐居生活的怀念。
- 周行:四周的游历,形容环境的疏远。
- 深槐:高大的槐树,象征宁静和幽深的自然环境。
- 唧唧:形容蝉鸣声。
- 萧萧:形容雨声细微,表达环境的静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803年-854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静斋,晚唐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思细腻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唐代是一个政治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常常寄情于自然,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是一首表达孤独与友谊的诗作。诗中,姚合通过描绘幽静的书斋、琴声、蝉鸣和竹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幽斋琴思静”引入,诗人身处于一个优雅的环境中,内心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晚下紫宸朝”的描写,时间的推移让这份宁静中透出一丝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旧隐同溪远,周行隔品遥”则表达了诗人对昔日隐士生活的怀念,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生活的变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诗人似乎在思索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情感。
“深槐蝉唧唧,疏竹雨萧萧”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静谧,蝉鸣和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相聚的期盼。最后一句“不是相寻懒,烦君举酒瓢”则是诗人向友人发出的邀请,虽感到孤独,但内心仍渴望与友人共饮,分享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斋琴思静:在幽静的书斋中,弹琴的思绪非常宁静。
- 晚下紫宸朝:黄昏时分,紫宸殿的光辉逐渐消逝。
- 旧隐同溪远:昔日的隐士已远离溪流,象征远离自然的生活。
- 周行隔品遥:周围的游历与品格,相互之间的距离感。
- 深槐蝉唧唧:深邃的槐树下,蝉声阵阵。
- 疏竹雨萧萧:稀疏的竹林中,细雨萧萧。
- 不是相寻懒:并不是因为懒惰而不去寻访。
- 烦君举酒瓢:只希望你能举起酒瓢,一同饮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深槐蝉唧唧,疏竹雨萧萧”对仗工整,形成对比。
- 拟人:蝉鸣和雨声赋予了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对孤独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斋:象征安静与独处,体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 琴:代表艺术与灵魂,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
- 蝉:象征夏日的静谧与孤独。
- 竹:象征坚韧与清雅,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宸”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书斋
- B. 宫殿
- C. 山水
-
“深槐蝉唧唧”中,蝉的声音给人什么感觉?
- A. 热闹
- B. 宁静
- C. 悲伤
-
诗人希望对方做什么?
- A. 远足
- B. 举酒饮酒
- C. 写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姚合的《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更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首诗均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表现手法和意象侧重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