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
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
洗药溪流浊,浇花雨力微。
朝昏长绕看,护惜似持衣。
白话文翻译:
泉水的源头高达千尺,山中的僧人将它引回寺庙。
用竹子架起水管,引导水流,凿石开渠让水奔流。
溪水冲洗药材时变得浑浊,浇灌花草时却显得无力。
日夜围绕着观看,像是小心翼翼地护持着衣服。
注释:
- 泉眼:泉水的源头,出水的地方。
- 山僧:山中的僧人,指隐居于山林中的修行者。
- 架空横竹引:用竹子架起水管,以引导水流。
- 凿石透渠:在石头中开凿水道,让水流畅通。
- 洗药溪流浊:用溪水洗药时水变得混浊。
- 浇花雨力微:浇灌花草时水流显得力量不足。
- 朝昏:指早晨与傍晚,形容时间的流逝。
- 护惜:小心爱护,像是珍惜某物。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山僧”与“泉水”均可与道教、禅宗的隐逸精神相联系,尤其是隐士对自然的依赖与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字景仁,号青莲,出生于今河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泉水引入寺院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此时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借山水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僧院引泉》通过描绘山中泉水的引导与日常生活,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全诗结构严谨,前两句交代泉水的来源及引导方式,后两句则表述了水流的特性及隐士的细心呵护。以“泉眼高千尺”的开篇,给人以清新、幽远的感觉,接下来的竹子与石头、水流与药材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致关怀。
诗中反复出现的“洗药”和“浇花”体现了隐士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特别是“浇花雨力微”,展现了诗人对花草生命的脆弱与珍惜,赋予了诗篇一种温暖的情感。最后一句“护惜似持衣”,则将这种情感升华,强调了隐士对生活的珍视,仿佛在说,生活的点滴都值得我们小心呵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泉眼高千尺:开篇直接描绘泉水源头的高耸,营造出一种气势与神秘感。
- 山僧取得归:隐士将这清泉引回寺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架空横竹引:用竹子架起水管,具体描绘出引水的场景。
- 凿石透渠飞:凿石开渠,表现了隐士的智慧与手艺。
- 洗药溪流浊:洗药时水流变得浑浊,表现了生活的无奈与复杂。
- 浇花雨力微:浇花时水流微小,暗示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呵护。
- 朝昏长绕看:日夜围绕着观看,强调了持久的关注与爱护。
- 护惜似持衣:将细心呵护比作持衣,展现出温暖与细腻的情感。
-
修辞手法: 诗中多用比喻和对仗,如“洗药”和“浇花”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的不同层面。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腻呵护,展现了隐士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代表清净与纯洁。
- 山僧:隐士的象征,体现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 竹与石:分别象征柔韧与坚固,显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泉眼高千尺”中的“泉眼”指什么?
- A. 山
- B. 泉水的源头
- C. 僧人
- D. 花草
-
“洗药溪流浊”中,溪水为何变得浑浊?
- A. 因为下雨
- B. 因为洗药
- C. 因为有人打水
- D. 因为水流干涸
-
“护惜似持衣”中的“持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漠不关心
- B. 小心呵护
- C. 随意扔掉
- D. 高高在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姚合vs王维:姚合的诗更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描写,而王维则在意境与情感的表达上更为深远。
- 主题对比:两者都描绘自然生活,但姚合更关注隐士的日常,而王维则更多展现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相关古诗词鉴赏书籍及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