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二首》

时间: 2025-01-19 18:07:28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

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
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白话文翻译:

这一首诗描绘了荷塘的美丽与孤寂。风吹荷花,仿佛让它们醉了似的,轻轻舞动;在沙滩上飞翔的小鸟却显得无情,陪伴着客人感到闲适。所有的一切中都蕴含着一种怨恨,更何况细雨轻轻落下,还把山遮住了。荷塘上烟雾缭绕,笼罩着空荡荡的小书斋,眼前的景物都适合画成图画。整日无人光顾,我只是在高高的床上卧着,只有一对白鸟在窗帘的纱厨外徘徊。

注释:

  • 风荷:指在风中摇曳的荷花。
  • 似醉:像是喝醉了,形容荷花的柔美姿态。
  • 沙鸟:可能指在沙地上栖息的小鸟。
  • 无情:形容小鸟的冷漠,暗示孤独的心情。
  • 微雨:细小的雨,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遮山:雨雾遮住了山的轮廓,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小斋:小书房,诗人可能在此静养或写作。
  • 高卧:高高地躺着,体现一种懒散的生活状态。
  • 白鸟:象征纯洁的存在,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图,字子云,号云溪,唐代诗人。他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这首《王官二首》写于诗人隐居于山水之间之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与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王官二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诗中通过描绘荷塘、白鸟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思索的情怀。开头两句以“风荷似醉”和“沙鸟无情”描绘出一种动与静的对比,荷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醉了,而小鸟却显得冷漠无情,给人以一种孤独感。接下来提到“总是此中皆有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或许是对人生的感慨,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微雨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景色的朦胧与忧伤。

在后面的描写中,“荷塘烟罩小斋虚”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空旷的气氛,仿佛诗人正置身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享受着孤独的时光。“尽日无人只高卧”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却又孤寂的生活状态。最后的“一双白鸟隔纱厨”则用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与希望,白鸟的出现似乎带来了生机,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寄托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荷似醉和花舞:通过“风”和“醉”,将自然与情感结合,展现出荷花在风中轻舞的美态。
  2. 沙鸟无情伴客闲:对比小鸟的无情与诗人内心的闲适,反映了孤独的心境。
  3. 总是此中皆有恨: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情感愈发深沉。
  4. 更堪微雨半遮山:细雨给山景增添了一层幽深的朦胧感,加深了情绪的渲染。
  5. 荷塘烟罩小斋虚:描绘出一种恬静的生活环境,与诗人的内心状态相得益彰。
  6. 尽日无人只高卧:强调孤寂状态,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惬意。
  7. 一双白鸟隔纱厨:最后一句通过白鸟的形象,带来一丝生机,象征着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荷似醉”将荷花与醉酒相类比,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沙鸟“无情”赋予了鸟类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风荷”与“沙鸟”,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情怀。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荷塘中思索人生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荷花:象征着美好与洁净,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追求。
  2. 小鸟:象征孤独与冷漠,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对比。
  3. 微雨:代表着细腻的情感与生活中的柔和时光。
  4. 白鸟:象征希望与纯洁,给人以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沙鸟无情”是指什么? A. 小鸟的冷漠
    B. 小鸟的温暖
    C. 小鸟的美丽
    D. 小鸟的孤独

  2. “尽日无人只高卧”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忙碌
    B. 孤寂
    C. 快乐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白鸟”象征什么? A. 美好
    B. 纯洁与希望
    C. 自由
    D. 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司空图的《王官二首》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李白的诗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但都能让读者感受到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空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