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四首》

时间: 2025-01-14 03:20:31

掉臂何妨入隐沦,高贤应总贵全真。

次山有以称聱叟,鲁望兼之传散人。

拂水远天孤榜晚,夹村微雨一犁春。

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兴四首
作者: 林逋〔宋代〕

掉臂何妨入隐沦,高贤应总贵全真。
次山有以称聱叟,鲁望兼之传散人。
拂水远天孤榜晚,夹村微雨一犁春。
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德的推崇。诗人认为,哪怕是放弃世俗的名利,隐居在山水之间,追求“全真”的境界也是值得的。在山中,有人称赞聱叟,像鲁迅那样的传世之人。拂水而行,傍晚时分,孤舟漂浮于远天之间;夹村之间,细雨轻洒,春耕的气息弥漫。最后,诗人不知画卷的作者是谁,描绘的景象仿佛是古代江湖的民众。

注释:

  • 掉臂:放弃、抛弃。
  • 隐沦:隐居,指隐逸的生活。
  • 高贤:高尚的贤人。
  • 全真:这里指追求真理和真实的境界。
  • 聱叟:指聱叟,即山中隐士。
  • 鲁望:鲁迅的别号,代表着有声望的文化人。
  • 拂水:指轻拂水面,形容舟行水上。
  • 一犁春:春耕,象征着农作和生机。
  • 图画:指画作或图景。
  • 江湖:这里泛指民间或乡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967-1028),字君复,号称“隐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隐士,生活在宋代,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隽永。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隐居山水,表达对纷扰世事的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林逋的《杂兴四首》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美感的作品,诗中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理的追求。首句“掉臂何妨入隐沦”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放弃,暗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坚定的选择。接着提到的“高贤应总贵全真”,进一步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诗中“拂水远天孤榜晚”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孤舟漂浮在水面上,远方的天际与晚霞交相辉映,给人以深刻的宁静感。而“夹村微雨一犁春”则通过细雨和春耕的意象,传递出生命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

最后两句“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则突显了对艺术的思考以及对民间生活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清新优雅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掉臂何妨入隐沦:抛弃世俗的名利,隐居于山水之间又何妨。
  2. 高贤应总贵全真:高尚的贤者应该都重视真实的品德和理想。
  3. 次山有以称聱叟:在山中,有人称赞隐士聱叟。
  4. 鲁望兼之传散人:像鲁迅那样的文化人传承着古代的智慧与思想。
  5. 拂水远天孤榜晚:在傍晚时分,孤舟轻拂水面,远天宁静。
  6. 夹村微雨一犁春:细雨飘洒,春耕的场景展现出生机盎然。
  7. 不知图画谁名手:不知画作的作者是谁。
  8. 状取江湖太古民:描绘出古代江湖的民众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孤榜晚”比喻隐逸生活的孤独与宁静。
  • 对仗:如“拂水远天”和“夹村微雨”,形成对比的意象。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高洁品德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隐沦:象征着逃避世俗纷扰的生活方式。
  • 高贤:代表着理想中的人格典范。
  • 孤榜:象征孤独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 微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春天。
  • 江湖:象征着民间生活的真实与质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杂兴四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林逋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高贤”指的是?

    • A. 追名逐利的人
    • B. 高尚的贤人
    • C. 隐士
    • D. 画家
  3. “拂水远天孤榜晚”描绘的是?

    • A. 白天的繁忙
    • B. 傍晚的宁静
    • C. 春天的生机
    • D. 秋天的落叶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林逋与陶渊明的隐士情怀相似,皆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水诗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格上更加细腻温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林逋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