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瘦马孤征雪满衣,
山长谁不念庭闱。
灯寒竹屋无人共,
月到梅花有梦归。
抵掌相逢连夕语,
转头顿党十年非。
武夷人老君行矣,
莫待墨池春浪肥。
白话文翻译:
一匹瘦马孤独地行走,身上落满了雪,
在这漫长的山路上,谁又不思念自己的家呢?
灯光微寒,竹屋里没有人可以陪伴,
月光照到梅花上,寄托着我梦中的归期。
我们曾经击掌相逢,连夜畅谈,
然而转眼间竟已过了十年,往事如烟。
武夷山的老朋友已经离去,
不要再等到春天来临,才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事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瘦马:指身材瘦弱的马,象征旅途的艰辛。
- 孤征:孤独地行走,指离家远行。
- 庭闱:指家中的庭院,表示对家庭的思念。
- 灯寒:形容灯光微弱而寒冷。
-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屋,象征简朴的居所。
- 梅花:冬春之交的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武夷:武夷山,著名的山脉,象征故乡。
- 墨池:形容书法创作的地方,借喻文人墨客的理想与追求。
典故解析:
- 武夷: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深刻的思乡情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开篇的“瘦马孤征雪满衣”,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寒冷的旅途图景,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接下来的“山长谁不念庭闱”,则直接引出对家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远行时对故土的牵挂。
中段的“灯寒竹屋无人共”,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氛围,灯光微弱,竹屋寂寥,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仿佛没有任何温暖可言。而“月到梅花有梦归”则带有一丝希望与期待,月光照耀梅花,似乎在提醒诗人,尽管身在异乡,仍可通过梦境与故乡相连。
结尾的“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劝诫,珍惜当下,不要等到春天来临后才追求梦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瘦马孤征雪满衣”: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雪的意象增添了凄凉感。
- “山长谁不念庭闱”: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人心的共通。
- “灯寒竹屋无人共”:寂寞的环境加重了思念之情。
- “月到梅花有梦归”:月光照耀梅花,象征对故乡的梦寐以求。
- “抵掌相逢连夕语”:曾经的欢聚时光,如今成了追忆。
- “转头顿党十年非”: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回首往事已是十年。
- “武夷人老君行矣”:暗示友人已去,生命的无常。
- “莫待墨池春浪肥”:劝诫珍惜当下,不要错失机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瘦马”比喻旅途的艰辛。
- 拟人:如“月到梅花”,赋予月光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瘦马:象征艰辛与孤独,暗示旅途的困难。
- 灯寒:象征孤寂与无助,反映内心的孤独感。
- 梅花:象征坚韧,寓意希望与生命力。
- 武夷:标志着故乡,承载着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瘦马”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孤独与艰辛
- C. 快乐
-
“灯寒竹屋无人共”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寂寞
- C. 激动
-
“武夷人老君行矣”中“老君”指代什么?
- A. 朋友
- B. 诗人
- C. 亲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李白的《送友人》: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感与景象。
诗词对比:
- 比较方岳的《送客》与李白的《送友人》,两首诗都涉及送别,但方岳更注重孤独与思乡,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情与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展示了不同的送别情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方岳诗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