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亭秋晚闲望》

时间: 2024-10-17 10:05:14

南冠亭外淡江天,久客登临更浩然。

远浦秋深翻白浪,孤山日暮起苍烟。

已嗟异国逢衰节,况复西风听乱蝉。

倦鸟知还虽有意,故林无奈隔秦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冠亭外淡江天,久客登临更浩然。
远浦秋深翻白浪,孤山日暮起苍烟。
已嗟异国逢衰节,况复西风听乱蝉。
倦鸟知还虽有意,故林无奈隔秦川。

白话文翻译

南冠亭外的江天显得淡远,我这久居他乡的客人登高望远,心情更加开阔。
远处的水边在深秋时节翻起白色的波浪,孤独的山峰在日暮时分升起苍茫的烟雾。
已经感叹在异国他乡遇到衰败的季节,更何况在西风中听着杂乱的蝉鸣。
疲倦的鸟儿虽然知道归巢,但故林却被秦川隔断,无法返回。

注释

  • 南冠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 淡江天:形容江天显得淡远。
  • 久客:长期客居他乡的人。
  • 浩然:开阔、舒畅的心情。
  • 远浦:远处的水边。
  • 翻白浪:形容波浪翻滚,呈现出白色。
  • 孤山:孤独的山峰。
  • 苍烟:苍茫的烟雾。
  • 衰节:衰败的季节,指秋天。
  • 西风:秋风。
  • 乱蝉:杂乱的蝉鸣。
  • 倦鸟知还:疲倦的鸟儿知道归巢。
  • 故林:故乡的树林。
  • 秦川:指陕西一带,这里代指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异乡登高望远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南冠亭为背景,通过描绘淡远的江天、翻滚的白浪、孤山上的苍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倦鸟知还虽有意,故林无奈隔秦川”一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渴望归乡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冠亭外淡江天:开篇点明地点和景象,淡远的江天给人一种开阔而凄凉的感觉。
  2. 久客登临更浩然:诗人长期客居他乡,登高望远,心情更加开阔。
  3. 远浦秋深翻白浪:远处的水边在深秋时节翻起白色的波浪,形象生动。
  4. 孤山日暮起苍烟:孤独的山峰在日暮时分升起苍茫的烟雾,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5. 已嗟异国逢衰节:诗人感叹在异国他乡遇到衰败的季节,表达了内心的无奈。
  6. 况复西风听乱蝉:更何况在西风中听着杂乱的蝉鸣,加深了孤寂和凄凉的情感。
  7. 倦鸟知还虽有意:疲倦的鸟儿虽然知道归巢,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8. 故林无奈隔秦川:但故林却被秦川隔断,无法返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翻白浪”比喻波浪翻滚,呈现出白色。
  • 拟人:如“倦鸟知还”将鸟儿拟人化,赋予其归巢的意识。
  • 对仗:如“远浦秋深翻白浪,孤山日暮起苍烟”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以及对归乡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江天:淡远的江天,营造出开阔而凄凉的氛围。
  • 翻白浪:白色的波浪,形象生动,增添了深秋的凄凉感。
  • 孤山:孤独的山峰,象征着诗人的孤独。
  • 苍烟:苍茫的烟雾,增添了日暮时分的孤寂感。
  • 西风:秋风,象征着衰败和凄凉。
  • 乱蝉:杂乱的蝉鸣,加深了孤寂和凄凉的情感。
  • 倦鸟:疲倦的鸟儿,象征着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故林:故乡的树林,象征着故乡和归乡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冠亭”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 D. 动物 答案:A

  2. 诗中的“倦鸟知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B

  3. 诗中的“故林无奈隔秦川”中的“秦川”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 D. 动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寇准《南冠亭秋晚闲望》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寇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异乡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鉴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