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日病方起,君来喜可知。
地炉烧榾柮,瓦釜煮犁祈。
门外雪三尺,窗前梅数枝。
野夫饥欲死,谁与办晨炊。
白话文翻译:
今天我刚刚病愈,听说你来访,心中无比欢喜。
炭火在地炉上烧着,瓦锅中煮着祈求丰年的秧苗。
门外积雪三尺,窗前几枝梅花独自开放。
田野中的农夫饥饿得快要死去,谁来帮我准备早晨的饭菜呢?
注释:
- 病方起:刚刚好起来,恢复健康。
- 君来喜可知:你来访我心中欢喜可知。
- 地炉:地面上的炉子,用于生火。
- 榾柮:木柴的意思。
- 瓦釜:瓦制的锅。
- 煮犁祈:煮着代表丰收的秧苗(“犁”指农耕)。
- 雪三尺:外面积累了三尺深的雪。
- 梅数枝:窗前开着几枝梅花。
- 野夫:农民。
- 饥欲死:饥饿得快要死去。
- 晨炊:早晨做饭。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与冬天的冰雪相对照,代表着在困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此外,诗中提到的农夫和“晨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宋代诗人,字君复,号复古。他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寒冷的冬日,诗人正值生病之际,朋友的来访让他倍感欣慰。同时,诗中描绘了农民的困境,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谭俊明雪中见访从而乞米》是一首描绘冬日寒冷中人情温暖的诗作。诗人在描写自己生病初愈的喜悦时,流露出对朋友来访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诗中不仅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隐含了对社会底层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以“今日病方起”引入,表现了诗人身体的虚弱和精神的振奋。接着通过“地炉烧榾柮,瓦釜煮犁祈”的描写,展现出简朴的生活场景,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门外的“雪三尺”和窗前的“梅数枝”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让人感受到寒冷,后者则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体现了在逆境中依然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最后一句“野夫饥欲死,谁与办晨炊”则将诗歌引向社会关怀的层面,表现了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同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与思想广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日病方起:表明诗人刚刚恢复健康,情绪受到影响。
- 君来喜可知:朋友的来访使诗人感到欢喜,情感真挚。
- 地炉烧榾柮:描绘简陋的生活环境,火炉温暖,暗示人间温情。
- 瓦釜煮犁祈:煮着秧苗,隐喻农业的希望。
- 门外雪三尺:严寒的环境,生活的艰辛显而易见。
- 窗前梅数枝:梅花在雪中开放,象征坚韧与希望。
- 野夫饥欲死:直接表达农民的困境,令人心痛。
- 谁与办晨炊:寻求帮助,体现人际之间的关怀与互助。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雪三尺”与“梅数枝”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逆境中的美好。
- 拟人: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赋予了生命的象征意义。
- 比喻:用“犁祈”暗示农业丰收的希望,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社会底层农民的关切,表现了在寒冷环境中人们情感的温暖与相互扶持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和困境,暗喻生活的艰辛。
- 梅花:象征坚韧和希望,代表生命的力量。
- 炉火:象征温暖和人情的关怀,突显生活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今天刚刚恢复健康,心情如何?
- A. 伤心
- B. 欢喜
-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在窗外的植物是什么?
- A. 竹子
- B. 梅花
- C. 桃花
-
诗中“野夫饥欲死”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农民的快乐
- B. 农民的困境
- C. 农民的丰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描绘田园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春望》: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
诗词对比:
- 比较《谭俊明雪中见访从而乞米》和《春望》,两者都关注社会底层,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