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时间: 2025-01-01 14:35:58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除夜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的情景。诗人清扫茅屋,涤荡尘嚣,点燃一炷香,向天拜祭。万物在迎接春天的同时,也在送走旧年的残留。新的一年就在今夜的结束中来临。生火的盆中火焰熊熊,伴随着竹子的轰鸣声,守岁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着椒声的颂祝。乡间的客人预感到来年农事的好兆头,但冬天的瑞雪尚未完全融化。


注释: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形容简陋的居所。
  • 涤尘嚣:洗净尘世的喧嚣,指在新年到来前进行清扫,寓意辞旧迎新。
  • 一炷清香:点燃一支香,表示祭拜和祈福。
  • 万物迎春:万物在春天来临时欣然迎接。
  • 生盆火烈:火盆中的火焰非常旺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火光的情景。

典故解析:

  • 守岁:古代习俗,人们在除夕之夜守夜以迎接新年,寓意辞旧迎新。
  • 瑞雪:瑞雪是农事的好兆头,寓意着来年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君谦,号复古,宋代诗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除夕时分,旨在表达辞旧迎新之际的感慨和对新一年的期盼,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歌鉴赏:

《除夜》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除夕的氛围生动地展现出来。开篇以“扫除茅舍涤尘嚣”引入,描绘出人们在新年到来前的忙碌,象征着对过去一年的告别。接着“一炷清香拜九霄”则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刻对未来的祈愿,香火缭绕,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后面的几句中,“万物迎春送残腊”与“生盆火烈轰鸣竹”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后者则表达了除夕夜的热闹与团聚。诗中“守岁筳开听颂椒”,展现了家人团聚时的温馨,围坐在一起,听着对未来的祝福,生动传达出节日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收尾,既表达了对未来农事的美好期待,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除夕夜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扫除茅舍涤尘嚣:在除夕夜,清扫茅草屋,洗净外界的喧嚣。
  2. 一炷清香拜九霄:点燃香火,向天祈愿,象征对新年的祝福。
  3. 万物迎春送残腊:万物欣然迎接春天,告别旧年。
  4. 一年结局在今宵:新旧交替,一年的结束在今晚。
  5. 生盆火烈轰鸣竹:火盆中火焰熊熊,竹子发出轰鸣声,营造热闹气氛。
  6. 守岁筳开听颂椒:守岁时围坐在一起,听着祝福的声音。
  7. 野客预知农事好:乡间的客人预感到来年农事的好兆头。
  8. 三冬瑞雪未全消:冬天的瑞雪尚未完全融化,寓意着希望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物迎春送残腊”与“一年结局在今宵”形成对仗,增强节奏感。
  • 意象:使用火、香、雪等意象,富有浓厚的节日气息与生活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除夕的习俗,表达了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团聚的温暖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茅舍:象征简单与朴素的生活。
  2. 清香:象征对未来的祝愿与美好祈愿。
  3. 火焰:象征温暖和热闹的氛围。
  4. 瑞雪:象征丰收与希望的预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扫除茅舍涤尘嚣”中“涤”字的意思是: A. 清洗
    B. 摆放
    C. 整理

  2. 诗中提到的“守岁”指的是: A. 过年
    B. 守夜迎新年
    C. 吃年夜饭

  3. “三冬瑞雪未全消”表达的意思是: A. 冬天的雪已经融化
    B. 冬天的雪仍未完全消失
    C. 春天已经来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团圆与思念的情感。
  • 《除夕夜》:现代诗人对除夕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除夕》(现代诗人)与《除夜》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现代诗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古诗则侧重于传统习俗与整体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网络文献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