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作》
时间: 2024-12-29 20:0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居面势隘,附山枕林麓。旷瞻既无地,何以慰羁束。昏昏半月雨,候应黄梅熟。晨兴更凉冷,转午增蒸溽。山蝉苦见聒,声乱非丝竹。病夫不耐事,颇复伤烦促。缅怀江湖旧,历历梦能续。谁与具扁舟,我被立可襆。
白话文翻译
选择居住的地方地势狭窄,靠近山边,枕着林木。视野开阔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如何才能安慰这束缚的心情呢?连续半个月的阴雨,黄梅时节应该已经成熟。早晨起来感觉更加凉冷,到了中午又增加了闷热。山中的蝉鸣让人感到烦躁,声音杂乱不是丝竹之乐。我这个病人不耐烦这些事情,更加感到烦恼和急促。怀念过去的江湖生活,那些记忆历历在目,仿佛梦境能够延续。谁能和我一起准备一艘小船,我立刻就可以收拾行装。
注释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面势隘:地势狭窄。
- 附山枕林麓:靠近山边,枕着林木。
- 旷瞻:开阔的视野。
- 羁束:束缚,限制。
- 昏昏半月雨:连续半个月的阴雨。
- 候应黄梅熟:黄梅时节应该已经成熟。
- 蒸溽:闷热。
- 山蝉苦见聒:山中的蝉鸣让人感到烦躁。
- 病夫:作者自指,表示自己身体不好。
- 缅怀江湖旧:怀念过去的江湖生活。
- 历历梦能续:那些记忆历历在目,仿佛梦境能够延续。
- 具扁舟:准备一艘小船。
- 襆:收拾行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甚密。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居住环境的狭窄和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诗中“昏昏半月雨”和“山蝉苦见聒”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阴雨连绵和蝉鸣嘈杂的自然环境,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而“缅怀江湖旧”和“谁与具扁舟”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出行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卜居面势隘,附山枕林麓:选择居住的地方地势狭窄,靠近山边,枕着林木。
- 旷瞻既无地,何以慰羁束:视野开阔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如何才能安慰这束缚的心情呢?
- 昏昏半月雨,候应黄梅熟:连续半个月的阴雨,黄梅时节应该已经成熟。
- 晨兴更凉冷,转午增蒸溽:早晨起来感觉更加凉冷,到了中午又增加了闷热。
- 山蝉苦见聒,声乱非丝竹:山中的蝉鸣让人感到烦躁,声音杂乱不是丝竹之乐。
- 病夫不耐事,颇复伤烦促:我这个病人不耐烦这些事情,更加感到烦恼和急促。
- 缅怀江湖旧,历历梦能续:怀念过去的江湖生活,那些记忆历历在目,仿佛梦境能够延续。
- 谁与具扁舟,我被立可襆:谁能和我一起准备一艘小船,我立刻就可以收拾行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山蝉苦见聒”,将山蝉的鸣叫拟人化,表达作者的烦躁情绪。
- 对比:如“晨兴更凉冷,转午增蒸溽”,通过对比早晨和中午的气温变化,突出作者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昏昏半月雨:描绘了连续半个月的阴雨,象征着压抑和沉闷的氛围。
- 山蝉苦见聒:山中的蝉鸣,象征着嘈杂和烦躁。
- 缅怀江湖旧: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昏昏半月雨”象征着什么? A. 清新 B. 压抑 C. 喜悦 D. 宁静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满足 B. 烦躁 C. 平静 D. 悲伤
-
诗中的“缅怀江湖旧”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怀念? A. 家庭 B. 朋友 C. 自由生活 D. 工作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过的诗作《沁园春·寄稼轩承旨》: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 姜夔的诗作《扬州慢·淮左名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刘过的诗作《沁园春·寄稼轩承旨》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但赵蕃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赵蕃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