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与诸兄弟方山别诗
作者: 王彪之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脂车总驰轮,泛舟理飞棹。
丝染墨悲叹,路歧杨感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兄弟们在方山告别时的伤感情绪。诗中描绘了急速行驶的马车和荡舟的场景,感叹在别离时的无奈与惆怅。丝绸染上墨色,象征着悲伤的情绪,分岔的道路让人感到不知所措,杨树的感叹更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注释:
- 脂车:指用脂肪涂抹的车轮,象征着富贵和奢华。这里可能暗指车马的迅速。
- 泛舟:指在水上划船,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丝染:丝绸染上墨色,象征着悲伤的情感。
- 路歧:分岔的道路,暗示着人生的选择和离别的无奈。
- 杨:杨树,常与离别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明显提及具体典故,但“杨”树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离别和哀伤,反映出诗人心中的愁苦与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彪之,生活在魏晋时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离别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与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离别成为常态,情感因此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此诗充分展现了王彪之对离别时刻的细腻感受。开头两句“脂车总驰轮,泛舟理飞棹”描绘了分别前的匆忙与不舍,仿佛在强调时间的急迫和无法停留的无奈。接下来的“丝染墨悲叹,路歧杨感悼”则把情感引向更深层次,表现出对即将失去的亲情的痛惜,以及对未来道路选择的不安。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虽语言简练,却能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脂车总驰轮”:马车快速驶出,表现出急迫的离别情景。
- “泛舟理飞棹”:在水上划船,意象轻盈却又暗含不舍。
- “丝染墨悲叹”:丝绸沾染了墨色,象征着悲伤的情绪。
- “路歧杨感悼”:分岔的道路引发思考,杨树的感叹更添离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丝绸的染色比作悲伤,以形象化情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马车和舟船构成对比,增强了离别的紧迫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反映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分析:
- 脂车:象征着离别时的匆忙与富贵,衬托出对兄弟的珍视。
- 泛舟:象征着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态度,但在离别时却显得格外无奈。
- 丝染墨:象征悲伤的情绪,表现出离别的痛苦。
- 杨树:常与离别相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脂车”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贫穷
- C. 平常
- “路歧”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迷茫
- C. 安宁
- 作者在诗中主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哀伤
- C. 无聊
- 诗中“脂车”象征什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表达离别情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离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
诗词对比:
- 王彪之的《与诸兄弟方山别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较,前者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表现出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与离别的无奈,二者皆体现了古人对离别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彪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