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来朝 送李载章》

时间: 2025-01-01 18:42:38

桃李河阳路,叹玉人、去时秋暮。

记惠风华月,春深处。

最苦是,离亭雨。

闻道玉京朱户,扫公车、半留台座。

待向谁告诉。

暂借作、海隅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来朝 送李载章
桃李河阳路,叹玉人去时秋暮。
记惠风华月,春深处。
最苦是,离亭雨。
闻道玉京朱户,扫公车半留台座。
待向谁告诉。
暂借作海隅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送别友人的场景。桃李花盛开的河阳路上,感叹那美人离去时的秋天已经来临。回忆起那春天的和风明月,最苦的莫过于离别时的细雨。听说那位友人要去玉京的朱门,公车已经停在台座旁,待我向谁倾诉这份离愁呢?暂时借我做海角的主人吧。

注释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河阳路:河阳是地名,可能指代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此处象征离别的友人。
  • 惠风华月:美好的春风与明亮的月光。
  • 离亭雨:离别时的细雨,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 玉京:指天宫或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朱户:指朱红色的门,象征高贵的住所。
  • 公车:古时的马车,代表着出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宁,明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常常融入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李载章的场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离别的感慨。在那个时代,送别是常见的社交场合,诗人通过诗歌记录下这份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凤来朝 送李载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开头的“桃李河阳路”便营造出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象征着友谊的美好和生机。随着“叹玉人去时秋暮”的转折,季节的变化隐喻着友人的离去,秋天的来临象征着离别的伤感。诗中“惠风华月”的回忆,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进一步渲染了离愁的气氛。

“离亭雨”一句,不仅描绘了离别时的细雨,更加突显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苦楚。之后提及“玉京朱户”,则显示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渴望他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成功和快乐。最后的“待向谁告诉”,则流露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寻找倾诉的对象,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展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李河阳路: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象征着美好的友谊。
  2. 叹玉人去时秋暮: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感慨,秋天的到来使得离别显得更加凄凉。
  3. 记惠风华月,春深处: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让人更加怀念。
  4. 最苦是,离亭雨:离别的细雨是最令人心痛的,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5. 闻道玉京朱户:听说友人将前往美好的地方,寄托了对友人的祝愿。
  6. 扫公车半留台座:公车已经停下,反映了友人即将离去的事实。
  7. 待向谁告诉: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渴望倾诉。
  8. 暂借作海隅主:希望在这片海角暂时做个主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李”比喻友谊的美好。
  • 拟人:如“叹玉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痛苦。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福,展现了古人情感的深邃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春天的美好,友谊的生机。
  • 秋暮:象征离别的伤感和时间的流逝。
  • 离亭雨:象征离愁别绪的细腻感受。
  • 玉京朱户:象征理想的归宿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李”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友谊
    • C. 伤感
    • D. 时光
  2. “离亭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思念
    • D. 无聊
  3. “玉京朱户”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乡村
    • B. 天宫
    • C. 庙宇
    • D. 花园

答案

  1. B (友谊)
  2. C (思念)
  3. B (天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作品,表达送别友人的情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的送别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

诗词对比

《凤来朝 送李载章》 vs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凤来朝》更侧重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送杜少府》则更强调对未来的期盼和祝福。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