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船 青杏,拟前人》

时间: 2025-01-04 07:01:28

原上青青杏。

莺啄华零犹剩。

无意迎人成阴,暗中谁省。

临水影。

风后余红落定。

才见枝枝珠孕。

渐清挺。

启齿愁酸性。

街市喧声入听。

沉水浮饧,生鲜露盘光莹。

今无竞。

独让青梅如豆,争说词人成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原上青青杏。莺啄华零犹剩。无意迎人成阴,暗中谁省。临水影。风后余红落定。才见枝枝珠孕。渐清挺。启齿愁酸性。街市喧声入听。沉水浮饧,生鲜露盘光莹。今无竞。独让青梅如豆,争说词人成咏。

白话文翻译:

原野上长满了青青的杏树,黄莺啄食花瓣,依然剩下些许花影。杏树无意中为人遮荫,暗中却无人察觉。临近水边的影子,风过后余下的红花悄然凋落。刚刚看到树枝上结出的珠状杏子,渐渐清晰可见。抑制住心中的酸涩之情,街市的喧闹声传入耳中。沉入水中的糖水,映衬着露珠光滑而鲜亮。如今没有竞争,唯有那青青的梅子如同豆粒,争着说起那些词人的咏叹。

注释:

  • 青青杏:形容杏树生机勃勃,色泽鲜艳。
  • 莺啄华零犹剩:黄莺啄食花瓣,花瓣残留。
  • 迎人成阴:杏树无意中为人遮荫。
  • 临水影:水边的影子。
  • 风后余红落定:风过后,红花静静凋落。
  • 启齿愁酸性:虽想表达愁苦,但抑制住情感。
  • 沉水浮饧:水中沉浮的糖水,光滑明亮。
  • 青梅如豆:青梅像豆子一样小,象征清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创作风格多为细腻、婉约,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传统农业社会的鼎盛时期,杏树作为春夏时节的代表植物之一,常被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下水船青杏》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杏树的生长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原上青青杏”引入,立刻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杏树的青翠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接着描写了莺鸟啄食花瓣的场景,既显示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又蕴含了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诗中的“无意迎人成阴,暗中谁省”表达了一种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杏树虽然无意为人遮阴,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这一责任,暗示了人们对周遭环境的漠视与欣赏。接下来的“风后余红落定”则展现了春风拂过后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似乎在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瞬息万变。

在整体情感基调上,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人生哲思。诗的结尾以“独让青梅如豆,争说词人成咏”收束,意在表达对生活的领悟与对词人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原上青青杏:描写杏树的生机,构成春天的景象。
  2. 莺啄华零犹剩:鸟儿啄食花瓣,体现生物间的互动。
  3. 无意迎人成阴,暗中谁省:自然的无私与人类的无知。
  4. 临水影:水边的倒影,象征宁静与思考。
  5. 风后余红落定: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6. 才见枝枝珠孕:新生命的孕育,象征希望。
  7. 渐清挺:表明杏子的生长与成熟。
  8. 启齿愁酸性:情感的抑制与内心的挣扎。
  9. 街市喧声入听:生活的喧闹与自然的宁静形成对比。
  10. 沉水浮饧,生鲜露盘光莹:描绘视觉上的美感与生命的清新。
  11. 今无竞: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12. 独让青梅如豆,争说词人成咏:结尾强调青梅的纯洁与词人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梅比作豆,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杏树无意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愁与对生活的珍视,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青春与生命的新生。
  • :代表春天的到来,象征自然的生机。
  •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青梅:代表纯真与清新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主要植物是什么?

    • A. 桃树
    • B. 杏树
    • C. 梅树
    • D. 柳树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

    • A. 青梅
    • B. 白雪
    • C. 秋叶
    • D. 夏花

答案:

  1. B. 杏树
  2. A. 青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历史的沉重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了人世间的离别与无常,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