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元评事归山居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
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回忆起家乡的云雾缭绕的道路,向东而去,心中不免感到孤独。夜晚在水边住宿,伴随着渔火的闪烁,白天在山中行走时到达竹制的门扉。寒冷的花朵催促着酒的成熟,山中的狗狗欢喜地迎接人们的归来。诗人遥望书窗下的景象,羡慕那千重山峰在翠绿的云雾中显现的美丽。
注释:
- 忆家:想念家乡。
- 云路:指通往家乡的道路,因云气缭绕而得名。
- 水宿:在水边住宿,即在河流或湖泊旁边过夜。
- 渔火:捕鱼时点燃的火光,指夜晚渔夫的灯火。
- 竹扉:竹制的门,常见于山中居所。
- 寒花:指的是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寒冷的季节。
- 山犬:山中生活的狗,常用于看家护院。
- 遥羡:远远地羡慕。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山水自然的描绘和居家生活的表述,反映了古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安静生活的珍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明,号潜溪,晚唐诗人之一,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景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回归山居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认同。
诗歌鉴赏:
《送元评事归山居》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归隐山林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开头两句“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便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云路的描绘既是道路的形象,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情感路程。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渔火与竹扉的意象使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宁静。尤其是“寒花催酒熟”,用自然景象引入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惜。最后一句“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则将目光转向更高的境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整首诗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使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家望云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云路象征着通往故乡的道路,充满了诗意。
- 东去独依依:东去意味着远行,独自一人感到孤独和依依不舍。
- 水宿随渔火:夜晚在水边住宿,有渔火伴随,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
- 山行到竹扉:在山中行走,最终到达竹制的门扉,体现出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 寒花催酒熟:寒冷的花朵促使酒的成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简单。
- 山犬喜人归:山中的狗狗欢喜地迎接归人,反映出乡村的温暖与亲切。
- 遥羡书窗下:遥远地羡慕书窗下的情景,表达出对书卷气息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 千峰出翠微:千山万峰透露出青翠的色彩,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路比作通往家乡的道路,富有诗意。
- 拟人:山犬的喜悦,赋予了动物以人类情感,显得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云路:象征着归乡的路径,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 渔火:夜晚的温暖与宁静,代表着乡村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竹扉:自然与人居的结合,体现了隐居生活的恬静。
- 寒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规律。
- 山犬:代表着乡村的温暖与亲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云路”指的是:
A. 通往故乡的道路
B. 一条河流
C. 一片云彩
D. 一座山 -
“寒花催酒熟”中“寒花”指的是:
A. 冬季开花的植物
B. 春天的花朵
C. 夏天的花
D. 秋天的花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纷繁的城市生活
B. 归隐山林的生活
C. 遊历世界
D. 追求名利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诗词对比:
- 比较《送元评事归山居》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钱起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钱起的生平与作品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