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雪用禁物体二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一帐谁将罩太虚,但怜雁字不堪书。
江山尽在光华里。宇宙真成浑沌初。
险地岂容呈坎壈,荒林无复露空疎。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这帐篷是谁在遮蔽广阔的天空,唯有怜惜那雁字,难以书写。
江山一切尽在光辉之中,宇宙仿佛又回到了混沌的初始。
险峻之地怎能显露出坎坷,荒林中再也没有空旷之处。
注释:
- 一帐:一顶帐篷。
- 罩:遮蔽、覆盖。
- 雁字:大雁飞行时留在天空中的字形,形容难以书写的情景。
- 光华:光辉、光彩。
- 宇宙:指自然界、天地;这里形容广阔的空间。
- 浑沌:混沌未分的状态,象征原始状态。
- 险地:险峻的地方。
- 坎壈:指地面凹凸不平的地方。
- 荒林:荒芜的树林。
- 露空疎:形容空旷、稀疏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雁字”可能暗指古代文人对大雁飞行的观察,常用以描绘孤独和惆怅的心境。诗中提到的“浑沌”可追溯至《道德经》中对宇宙混沌初开的描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喜欢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在雪天创作,诗人借雪景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雪的覆盖使万物沉寂,促使诗人回归内心的深邃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景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哲学思考。开篇通过“罩太虚”的意象,展现了天地间的辽阔与孤独,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自身渺小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雁字”让人联想到孤独与思乡之情,似乎在表达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
而“江山尽在光华里”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美丽与壮阔,诗人通过光华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最后两句“险地岂容呈坎壈,荒林无复露空疎”,则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帐谁将罩太虚:问谁能将这顶帐篷覆盖天空,暗示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浩瀚。
- 但怜雁字不堪书:惋惜大雁在空中留下的字形,难以诉说内心的情感。
- 江山尽在光华里:自然的美景如同光辉,映照出山河的壮丽。
- 宇宙真成浑沌初:宇宙的状态仿佛又回归到混沌的状态,体现出一种原始的朴素。
- 险地岂容呈坎壈:险峻之地不应该显露出凹凸不平的地势。
- 荒林无复露空疎:荒芜的树林中再无空旷之处,象征自然的沉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景比喻为一种封闭和孤独的状态。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如“险地岂容呈坎壈,荒林无复露空疎”,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雪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宁静和孤独。
- 雁字:代表孤独与思乡。
- 光华: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希望。
- 浑沌:代表未分化的状态,象征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雁字”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
- C. 喜悦
-
“江山尽在光华里”中的“光华”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的光辉
- B. 自然景色的美丽
- C. 人生的辉煌
-
诗中提到的“险地”是指什么?
- A. 高山
- B. 难以攀登的地方
- C. 任何危险的地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同样描写雪景,表达思乡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通过自然景象反思历史与人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喜雪用禁物体二首》:两首诗均涉及孤独和思乡,但《静夜思》更直接表达思乡之情,而《喜雪用禁物体二首》则通过自然景象引发更深层次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经典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