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校勘中夏东园》

时间: 2025-01-06 13:13:59

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

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

间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树影密遮林,籐梢狂罥袂。

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

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

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
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
间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
树影密遮林,藤梢狂罥袂。
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
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
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白话文翻译:

东园中有什么乐趣呢?那些乐趣并非尘世间的琐事。
野生的竹子杂乱无序,幽静的花朵让我在晚间多了几分思绪。
偶尔从缝隙中窥见鱼尾般的红色,暗中分辨出细如蜂腰的花蕊。
树影密密遮住了森林,藤蔓在狂风中卷动着衣袖。
潘氏的蔬菜足够做膳食,陶渊明的酒可随意取醉。
幸而能与你交好友谊,已然忘却了今生与往世。
欢声笑语中捧着美玉,愿以松麻为伴。

注释:

  • 东园:指东边的花园,象征宁静的环境。
  • 尘事:指世俗琐事。
  • 野竹:野外生长的竹子,象征自然的自由。
  • 幽花:指幽静的花朵,多指那些不引人注意却极具韵味的花。
  • 潘蔬:潘氏的蔬菜,指某种美味的食物。
  • 陶秫:陶渊明所喝的酒,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瑶佩:瑶玉制成的佩饰,象征友谊和珍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诗人,官至宰相。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清新婉约,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晏殊仕途中期,正值他在政治上相对顺利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表达了他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烦扰的超然态度。开篇即以“东园何所乐”引出主题,抒发内心的宁静与乐趣,并与尘世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理想。诗中的“野竹乱无行”和“幽花晚多思”描写出一种自然的随意与宁静,令人联想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在后面的描绘中,细致入微的意象,如“鱼尾赤”和“蜂腰细”,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而细腻的美。

整首诗在情感上逐渐深化,从欣赏自然的乐趣到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后以“都忘今昔世”表达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令人品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园何所乐”:询问东园中究竟有什么乐趣,开头设问引入主题。
    • “所乐非尘事”:所追求的快乐并非是凡俗琐事,暗示一种超然的态度。
    • “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描绘自然环境中的竹子和花,暗示心境的宁静。
    • “间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细致的观察自然,体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
    • “树影密遮林,藤梢狂罥袂”:描写自然景物的生动和灵动。
    • “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提到美食和美酒,表达一种陶醉于生活的情感。
    • “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超脱于世俗。
    • “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对友谊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尾赤”比喻花的颜色,生动形象。
    • 对仗:如“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尘世的淡泊与超然,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闲适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 东园: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 野竹:自由、无拘无束的象征。
  • 幽花:内敛而深邃的美。
  • 潘蔬:象征着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 陶秫:隐喻追求自由与逸乐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园”象征什么? A. 尘世琐事
    B. 自然和宁静
    C. 友情

  2. “所乐非尘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追求物质
    B. 超然淡泊
    C. 忧愁烦恼

  3. 诗中哪一句描写了自然景色? A. 幸获我汝交
    B. 鱼尾赤
    C. 皆忘今昔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晏殊《和王校勘中夏东园》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晏殊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晏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