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马
作者: 杨基 〔明代〕
晴来未觉是春朝,
已有东风着柳条。
雪自坚牢盈尺在,
冰才轻薄一边消。
不愁雾暗看花眼,
且倩人扶上马腰。
却忆探春湖上路,
小红船子木兰桡。
白话文翻译:
晴朗的日子里,竟然还没意识到已经是春天,
东风已经吹动了柳条,开始发芽。
雪还厚厚地积在这里,
冰却刚刚轻轻融化了一边。
不必担心雾霭遮挡了赏花的眼睛,
不如让人扶着我上马。
我又想起了春天探湖的路,
那小红船子用木兰的桨划动。
注释:
- 晴来:晴天来临。
- 未觉:未察觉。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着柳条:柳条开始发芽。
- 雪自坚牢:雪厚且坚硬。
- 盈尺:积雪深度约一尺。
- 轻薄:轻而薄,形容冰层。
- 雾暗:雾气浓重、昏暗。
- 倩人:美丽的人,通常指女子。
- 扶上马腰:帮助我上马,稳住身体。
- 探春湖上路:春天去湖边游玩的路。
- 小红船子:小红色的船。
- 木兰桡:用木兰树的木材制成的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 1485-?),字宗道,号秋水,明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曾任官职,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反映出明代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
诗歌鉴赏:
《上马》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到来,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细致观察,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已悄然来临。尤其是“已有东风着柳条”,生动地描绘了春风吹动柳枝,带来新生的意象。
接下来的两句以“雪自坚牢盈尺在,冰才轻薄一边消”描绘了冬天尚未完全离去的景象,形成了春与冬的对比,使得春天的到来显得愈加珍贵。诗人在这里不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也感受到冬天的余韵,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不愁雾暗看花眼,且倩人扶上马腰”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尽管有雾霭遮挡,依然希望有人帮助自己去欣赏花的美丽。此句传递出一种对周围环境的豁达态度,体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却忆探春湖上路,小红船子木兰桡”唤起了诗人对春日游玩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晴来未觉是春朝:晴空明媚,却未意识到春天已至。
- 已有东风着柳条:春风已经吹动了柳树的嫩芽。
- 雪自坚牢盈尺在:厚厚的积雪依然保持着。
- 冰才轻薄一边消:冰层刚刚开始融化,显得轻薄。
- 不愁雾暗看花眼:不用担心雾霭遮挡了视线。
- 且倩人扶上马腰:让美丽的人扶着我上马。
- 却忆探春湖上路:回忆起春天去湖上游玩的路。
- 小红船子木兰桡:小红船用木兰树的桨划动。
修辞手法:
- 对比:春与冬的对比,突出春天的生机。
- 拟人:东风与柳条的互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意象:以雪、冰、雾、花等自然元素构建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朝: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温暖。
- 柳条:象征生命的复苏。
- 雪:象征冬天的残留与冷寂。
- 雾:象征朦胧的美感和不确定性。
- 小红船:象征自由与游玩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
诗人在诗中有何情感表现? A. 忧伤 B. 喜悦 C. 恐惧
-
诗中提到的“雪”是怎样的状态? A. 融化 B. 消失 C. 坚牢
答案:
- B. 春天
- B. 喜悦
- C. 坚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与《上马》均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春晓》更侧重于春天的朝气蓬勃,而《上马》则表现了春天的细腻与温暖。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