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阁老张十八助教》
时间: 2024-09-19 21:17: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
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
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
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白话文翻译
曲江的水面广阔,秋天的波光清澈明净,像红云铺展在明镜一样。
在大明宫中,官吏归来,骑马匆匆,走得不太稳当。
我得到了九十六颗明珠,寒光照映着我的骨骼与骊山的眼睛。
我现在官职闲散,悠然自得,问你哪里有更多的荷花。
撑舟经过昆明,船尾敲击着两侧,唱着吴地的歌谣。
太白山高达三百里,顶上积雪,耸立如花。
在玉山面前却再也不来,曲江的水面如杯子般清澈。
我时时思念不觉回首,天门的九扇门敞开相迎。
上界的真人虽然有官职,怎能比得上散仙追逐鸾凤,整日相伴。
注释
- 曲江:指曲江池,位于长安,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 大明宫:唐代的皇宫,权力中心。
- 明珠:这里指的是珍贵的事物或人。
- 骊目:形容眼睛明亮,如骊山的清澈。
- 昆明:指昆明池,古代的一个著名水域。
- 太白山:指秦岭山脉的一部分,象征高峻与巍峨。
- 真人:指道教中的仙人,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主张古文运动,反对骈文。其诗文兼具深邃的思想和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仕途相对平顺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官场的淡漠。
诗歌鉴赏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是一首描绘秋日曲江美景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通过“曲江千顷秋波净”描绘了曲江的广阔与清澈,紧接着用“平铺红云盖明镜”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美感,宛如一幅山水画。随着诗句的发展,韩愈通过对大明宫廷的描绘,展示了官场的繁忙与浮躁,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提到的“明珠九十六”不仅象征了珍贵的事物,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撑舟昆明”表示他对游历的向往,通过“脚敲两舷叫吴歌”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在抒发对美好景色的向往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淡漠,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同时也使得诗人在自然与人世之间的思考更为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江千顷秋波净:描绘了秋天曲江的宁静与美丽。
- 平铺红云盖明镜:将水面与天空的映射结合,展现自然和谐之美。
- 大明宫中给事归:提到官场的归来,暗示官场的忙碌与混乱。
- 遗我明珠九十六:象征珍贵的事物,表达诗人内心的满足。
- 我今官闲得婆娑:表明诗人目前的闲适状态,反映对官场的淡漠。
- 问言何处芙蓉多:流露出对美丽荷花的向往。
- 撑舟昆明度云锦:描绘了诗人对游历的渴望,展现了一种自由的生活。
- 太白山高三百里:提及自然的高峻与壮丽。
- 天门九扇相当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平铺红云盖明镜”,将水面比作明镜,生动形象。
- 对仗:如“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如“脚敲两舷叫吴歌”,赋予船和水以人性,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曲江的自然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曲江: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 明珠:象征珍贵的情感与内心的满足。
- 芙蓉:象征优雅与美丽的事物。
- 太白山:象征高远与崇高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曲江的水面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 A. 明镜
- B. 玉山
- C. 云锦
-
诗人得到了多少颗明珠?
- A. 九十六
- B. 七十
- C. 一百
-
诗中提到的“太白山”象征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官场的繁忙
- C. 高远的理想
答案
- A. 明镜
- A. 九十六
- C. 高远的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韩愈与李白在自然描写上的不同:李白的诗多豪放洒脱,而韩愈则更为细腻和深刻。
参考资料
- 韩愈诗文集
- 唐代文学研究资料
- 《唐诗三百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