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常引
素娥风韵自天真。
似回首趁行云。
眉黛任长颦。
正宜看啼妆未匀。
扇犀轻按,袖罗低掩,一曲广陵春。
飞尽画梁尘。
曾数到梨园几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素雅的女子,她的风韵天然,宛如在追随行云的身影。她的眉毛轻轻皱起,似乎因思念而愁苦,正好适合观赏她尚未化妆完成的泪妆。轻轻扇动的扇子,低垂的衣袖,伴随着一曲《广陵春》的悠扬。画梁上的尘埃都飞散了,曾几度到梨园,见过多少人?
注释
- 素娥:形容女子的清丽、素雅,通常指代嫦娥等美丽的女子。
- 风韵:形容风采气韵。
- 回首:回头看,暗含追忆之情。
- 眉黛:指女子的眉毛,黛是黑色的颜料,常用于描眉。
- 啼妆未匀:哭泣后的妆容尚未完全,形象生动。
- 扇犀:指用犀牛角制作的扇子,象征高贵。
- 广陵春:古曲名,表现春天的美好景象。
- 梨园:古代戏曲的发源地,指的是演员和戏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词人,字子坚,号白云,生于元代,擅长词作。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女性的细腻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元代,正是元代杂剧和音乐盛行的时期,作者通过对女性风韵的描绘,表达对女子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艺术形象的关注。
诗歌鉴赏
《太常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丽动人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她的自然风韵和内心的愁苦。诗人通过“素娥”这一形象,直接引入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全诗的情感流动自然而又含蓄,女子的忧愁和思念正是通过“眉黛任长颦”这一细节表现出来。此处不仅让人感受到她的愁苦,也让人联想到她心中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诗人提到的“扇犀轻按,袖罗低掩”,描绘出女子轻柔而雅致的动作,仿佛在诉说着她对生活的柔情。这种淡淡的忧伤与优雅的气质相得益彰,使这幅画面更加生动。最后提到的“飞尽画梁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过往的回忆,令人感叹岁月的无情。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既有个人的情感,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展示了元代词人对女性的细致观察与深情描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素娥风韵自天真:开篇描绘女子的自然风韵,传达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气质。
- 似回首趁行云:女子如同回头追随云朵,暗示她的思绪飘渺。
- 眉黛任长颦:描绘女子因思念而皱眉,突显她的内心情感。
- 正宜看啼妆未匀:形象地表现出她未化妆的样子,增添了几分惆怅。
- 扇犀轻按,袖罗低掩:细致描写她的举止,展现出她的优雅与柔美。
- 一曲广陵春:提到古曲,渲染出氛围,表达内心的柔情。
- 飞尽画梁尘: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 曾数到梨园几人:回忆曾经的梨园生活,感慨往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素娥”,突显其美丽。
- 拟人:通过“飞尽画梁尘”,赋予尘埃以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扇犀轻按,袖罗低掩”,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词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忧愁,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与对往事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素娥:象征美丽与纯净。
- 行云:象征飘渺、自由的思绪。
- 眉黛:体现女性的娇媚与内心情感。
- 梨园:象征艺术与生活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素娥”指代的是哪种形象? A. 仙女
B. 美丽的女子
C. 画家
D. 诗人 -
诗中提到的“广陵春”是什么? A. 一位女子
B. 一种花
C. 古曲名
D. 一种酒 -
“飞尽画梁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期待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的愁苦与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在形式上与张翥相似,但情感更为直接,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痛苦。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词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