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秋夜闻檐铁声》

时间: 2025-01-19 17:36:39

销魂人在画罗屏。

著耳乍叮咚。

已是不堪听。

那更杂、蛩声雁声。

无边风雨,无聊情绪,触处乱愁生。

拼却梦难成。

任谯鼓、三更四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常引 秋夜闻檐铁声
销魂人在画罗屏。
著耳乍叮咚。
已是不堪听。
那更杂蛩声雁声。
无边风雨,无聊情绪,
触处乱愁生。
拼却梦难成。
任谯鼓三更四更。

白话文翻译:

在画屏之下,心神恍惚,
耳边忽然传来滴答声。
这声音已经让人无法忍受,
更何况还有杂乱的蝉声和雁鸣。
无尽的风雨,令人烦闷的情绪,
四处都是扰乱心绪的愁苦。
即使拼尽全力去追寻梦境,也难以成真。
任凭钟鼓声响起三更四更。

注释:

  • 销魂:形容心神恍惚,神志不清的状态。
  • 画罗屏:指一种装饰性的屏风,多用于室内。
  • :突然,忽然。
  • 叮咚:形容声音,如水滴声。
  • 蛩声:指蝉鸣声。
  • 雁声:指大雁的叫声。
  • 谯鼓:古时用于报时的鼓,通常在夜间敲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我佩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秋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烦闷。在这个季节,外界的环境与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太常引 秋夜闻檐铁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秋夜的孤独与烦闷。诗人在画屏旁静坐,耳边突然传来的滴答声让他倍感心烦,这种声音与秋虫的鸣叫、雁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无边的萧索感。诗中“无边风雨”不仅指自然环境的恶劣,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焦虑。

整首词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尤其是“任谯鼓三更四更”一句,表明了诗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这种孤独与烦恼,时间的流逝只是在加深他的痛苦。整首词不仅反映了秋夜的景象,更深入探讨了人心的脆弱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销魂人在画罗屏:描绘了一个人在屏风前神情恍惚的状态。
  • 著耳乍叮咚:耳边突然传来的滴答声,打破了宁静。
  • 已是不堪听:声音已经让人无法忍受。
  • 那更杂蛩声雁声:更有蝉声与雁鸣,混杂在一起,增添了烦闷。
  • 无边风雨,无聊情绪:描绘出无尽的风雨与内心的无聊。
  • 触处乱愁生:四处都是烦恼的滋生。
  • 拼却梦难成:即使努力追求梦想,也难以实现。
  • 任谯鼓三更四更:任凭夜间的钟鼓声响起,也无法消除内心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滴答声象征烦恼。
  • 对仗:如“无边风雨”对应“无聊情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绪具象化,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孤独、烦闷与梦的破灭展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罗屏:象征着隔绝与孤独。
  • 叮咚声:象征着烦恼的侵袭。
  • 风雨:象征着外部环境对内心的影响。
  • 钟鼓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叮咚”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宁静
    • B. 烦恼
    • C. 快乐
    • D. 安详
  2. 诗人所描绘的环境是在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无边风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期待
    • B. 幸福
    • C. 无奈
    • D. 兴奋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而杜甫的《秋夕》则通过秋天的景象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者与赵我佩的作品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则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赵我佩与他的诗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