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璿公房牡丹》

时间: 2025-01-08 02:16:10

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誇。

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誇。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

白话文翻译:

在寺庙中听说有牡丹花,许多人争相在耳边夸赞。潦倒的参军来得晚了,几枝花已经凋谢在病僧的家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寺中:指寺庙之中。
  • 闻说:听说。
  • 牡丹花:一种著名的花卉,常被用来象征富贵和美丽。
  • 争耳傍誇:争相在耳边夸赞。
  • 潦倒:形容人失意、颓废的样子。
  • 参军: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担任此职的人。
  • 来看晚:来得晚了。
  • 数枝已谢:几枝花已经凋谢。
  • 病僧家:病僧的家中。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约1000年前后),字逍遥,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的凋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潘阆访问一座寺庙时,听闻寺中有牡丹花盛开,但当他到达时,花已凋谢,由此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寺中闻说牡丹花”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向往和期待,而“多少人争耳傍誇”则描绘了人们对牡丹花的热烈赞美。然而,“潦倒参军来看晚”和“数枝已谢病僧家”两句,却突显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挽回,以及诗人自身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寺中闻说牡丹花”:诗人听说寺庙中有牡丹花盛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多少人争耳傍誇”:描绘了人们对牡丹花的热烈赞美,突显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受欢迎程度。
  3. “潦倒参军来看晚”:诗人来得晚了,形容自己失意和颓废的状态。
  4. “数枝已谢病僧家”:几枝花已经凋谢在病僧的家中,表达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挽回。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牡丹花的凋谢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比:通过“争耳傍誇”和“数枝已谢”的对比,突显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挽回。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花:象征富贵和美丽,也代表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 病僧家: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卉是什么? A. 菊花 B. 牡丹花 C. 梅花 D. 荷花

  2. 诗人为什么感到失意? A. 因为花已经凋谢 B. 因为没有人夸赞 C. 因为寺庙中没有花 D. 因为病僧家中有花

  3. 诗中哪个词形容了诗人失意的状态? A. 潦倒 B. 争耳傍誇 C. 已谢 D. 来看晚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绘山中的静谧和鸟鸣,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潘阆《书璿公房牡丹》与王维《鸟鸣涧》: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但潘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潘阆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时期诗作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