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桧蛟欲走夜坛雷,飞石惊门不敢开。明日道人成一笑,绿阴仍锁旧楼台。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祭坛上,桧树像蛟龙一样欲动,雷声震耳,飞石撞击门扉,令人不敢开启。到了第二天,道士们相视一笑,绿荫依旧笼罩着古老的楼台。
注释:
- 桧蛟:指桧树,因其形状似蛟龙而得名。
- 夜坛雷:夜晚祭坛上的雷声,形容气氛神秘而庄严。
- 飞石:指雷声震动下飞起的石块。
- 道人:指修道之人,即道士。
- 绿阴:指树木的绿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画著称,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道观中的神秘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沈周游览道观时,观察到夜晚祭坛上的神秘景象,以及次日道士们的轻松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宗教生活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道观中的神秘景象。首句“桧蛟欲走夜坛雷”,以桧树似蛟龙的形态和雷声震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次句“飞石惊门不敢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感,通过飞石撞击门扉的细节,传达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后两句“明日道人成一笑,绿阴仍锁旧楼台”,则展现了次日道士们的轻松态度,以及绿荫依旧笼罩的古老楼台,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桧蛟欲走夜坛雷”:桧树在夜晚的祭坛上,像蛟龙一样欲动,伴随着雷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 “飞石惊门不敢开”:雷声震动下,飞石撞击门扉,令人不敢开启,进一步强化了神秘感。
- “明日道人成一笑”:到了第二天,道士们相视一笑,表现出轻松的态度。
- “绿阴仍锁旧楼台”:绿荫依旧笼罩着古老的楼台,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桧蛟”将桧树比作蛟龙,形象生动。
- 拟人:“欲走”赋予桧树动态,增强生动感。
- 对仗:“飞石惊门”与“绿阴仍锁”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夜晚道观中的神秘景象和次日道士们的轻松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宗教生活的理解,以及对时空交错美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桧蛟:象征神秘的自然力量。
- 夜坛雷:象征庄严的宗教仪式。
- 飞石:象征自然力量的震撼。
- 绿阴:象征古老楼台的恒久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桧蛟”指的是什么? A. 蛟龙 B. 桧树 C. 石头
- “飞石惊门不敢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 B. 敬畏 C. 悲伤
- 诗的最后一句“绿阴仍锁旧楼台”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空间的恒定 C. 情感的变化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感悟。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景色,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沈周《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二》与杜甫《望岳》: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但沈周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宗教元素。
- 沈周《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二》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沈周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宗教生活的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沈周的诗作,全面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