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尘喧俗闹漫悠悠,把舌深藏便罢休。人以是非来问我,一场鹘突但搔头。
白话文翻译:
尘世的喧嚣和俗世的纷扰无休无止,我选择沉默不语,将舌头深藏,便不再参与。当有人带着是非来询问我时,我只能困惑地挠头,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
注释:
- 尘喧:尘世的喧嚣。
- 俗闹:俗世的纷扰。
- 漫悠悠:无休无止的样子。
- 把舌深藏:比喻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
- 罢休:停止,不再参与。
- 鹘突:困惑,不知所措。
- 搔头:挠头,表示困惑或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文人、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以山水画著称,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沈周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不拘泥于形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沈周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常常面临各种是非和纷争,沈周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选择沉默和远离是非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首句“尘喧俗闹漫悠悠”描绘了尘世的喧嚣和俗世的纷扰无休无止,而“把舌深藏便罢休”则表达了作者选择沉默不语,不再参与的态度。后两句“人以是非来问我,一场鹘突但搔头”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面对是非时的困惑和无奈,只能通过挠头来表达自己的无言以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尘喧俗闹漫悠悠”通过“尘喧”和“俗闹”两个词语,描绘了尘世的喧嚣和俗世的纷扰,而“漫悠悠”则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无休无止。
- 第二句“把舌深藏便罢休”中的“把舌深藏”是一个比喻,表示作者选择保持沉默,不再发表意见,而“罢休”则表示作者决定不再参与这些纷扰。
- 第三句“人以是非来问我”直接点明了作者面对的问题,即有人带着是非来询问作者的意见。
- 第四句“一场鹘突但搔头”中的“鹘突”表示困惑,而“搔头”则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表达了作者面对是非时的无奈和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把舌深藏”比喻作者选择保持沉默,不再发表意见。
- 拟人:“尘喧俗闹漫悠悠”中的“尘喧”和“俗闹”被拟人化,仿佛它们是无休无止的存在。
- 对仗:“尘喧俗闹”和“一场鹘突”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通过选择沉默和远离是非,作者传达了一种超脱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喧:尘世的喧嚣,象征着纷扰和不安。
- 俗闹:俗世的纷扰,象征着世俗的纷争。
- 把舌深藏:保持沉默,象征着远离是非和纷争。
- 鹘突:困惑,象征着面对是非时的无奈和困惑。
- 搔头:挠头,象征着无法给出明确回答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沈周 B. 杜甫 C. 李白 D. 苏轼
-
“把舌深藏便罢休”中的“把舌深藏”比喻什么? A. 保持沉默 B. 说话太多 C. 表达不满 D. 争论不休
-
“一场鹘突但搔头”中的“鹘突”表示什么? A. 困惑 B. 兴奋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与沈周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绝句》与沈周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忧虑,而沈周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沈周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