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住锦水上,身征辽海边。
十书九不到,一到忽经年。
白话文翻译:
我家住在锦水之上,身在辽海之边。
写了十封信,九封都没有收到,一收到就不知道过了多少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锦水:指美丽的水,可能指某条河流或湖泊。
- 辽海:辽东海,指的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海域。
- 十书九不到:十封信中有九封未能送达,表达了通信不畅的无奈。
- 忽经年:一到信件,竟已过去了许多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期待。诗人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展现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的隔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唐代诗人,字阮籍,号香山居士。生于公元779年,卒年不详。贾岛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和独特的写作技巧闻名,尤其在五言绝句方面成就突出。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孤独、思乡、友谊等主题。
创作背景:
《寄远》创作于贾岛的流亡生涯中,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身处辽海边的他,虽有家住锦水之上,但与亲友之间的距离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寄远》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绪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家住锦水上,身征辽海边”,展现了一个遥远的地理距离,锦水与辽海之间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离家之远,也反映出他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十书九不到,一到忽经年”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亲友之间通讯的不畅,表达了长期的等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蕴含深意,展示了贾岛细腻的情感及其对人际关系的思考。特别是“十书九不到”的生动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忧伤,也引发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住锦水上: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家在美丽的锦水之上,暗示着自己的生活环境。
- 身征辽海边:身处遥远的辽海边,表明他的身世或身处的环境与家乡的距离。
- 十书九不到:用十封信来形容与亲友联系的困难,强调了信息的不畅。
- 一到忽经年:信件终于送到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期待的漫长。
修辞手法:
- 对比:锦水与辽海的对比,突出距离与思念的主题。
- 夸张:十封信中九封未到,强调联系的困难和等待的漫长。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情感的隔阂,展现了通信不畅带来的孤独与无奈。贾岛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令人动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水:象征美好、温馨的家乡。
- 辽海:象征远离、孤独的环境。
- 书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家住锦水上”表示什么?
- A. 住在美丽的地方
- B. 住在辽海边
- C. 身在异乡
-
诗人写了多少封信?
- A. 十封
- B. 九封
- C. 一封
-
“十书九不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
- C. 忧伤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贾岛的《寄远》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同样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贾岛的诗更加突出通讯的无奈,而杜甫则通过月夜的意象增强了思乡的感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贾岛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