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阳杂咏 其一》

时间: 2025-01-03 01:18:14

关门非雁塞,沙碛似龙堆。

甲壤田畴辟,针盘市舶来。

云容晴后满,山黛雨中开。

梦蝶无寻处,名园付劫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关门非雁塞,沙碛似龙堆。
甲壤田畴辟,针盘市舶来。
云容晴后满,山黛雨中开。
梦蝶无寻处,名园付劫灰。

白话文翻译:

这扇关门并不是雁塞,沙漠的景象似乎像龙堆。
耕地是开垦出来的,船只通过针盘港口而来。
晴天的云彩在雨后显得饱满,山的黛色在雨中愈加鲜明。
梦中的蝴蝶无处可寻,名园已化为劫灰。

注释:

字词注释:

  • 关门:指的是门扇,和后文的“雁塞”形成对比。
  • 雁塞:指的是雁群迁徙的地方,象征着远方和归宿。
  • 沙碛:指沙漠或沙地,给人一种干旱的感觉。
  • 龙堆:形容沙堆的形状,像龙一样。
  • 甲壤:指土壤,这里指开垦出的耕地。
  • 针盘:古代的港口名,象征商业繁荣。
  • 云容:云的形态或面容。
  • :多指黛色,形容青黑色的山。
  • 梦蝶:梦中的蝴蝶,象征美好的事物。
  • 名园:指著名的园林。
  • 劫灰:指被劫掠后的灰烬,象征毁灭。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意象如“梦蝶”和“名园”可以引申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尔准,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的中后期,其诗风以清新自然、细腻入微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丰富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台阳杂咏》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内心的挣扎。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台阳杂咏 其一》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诗中先描绘了关门与沙碛的景象,暗示着一种封闭与荒凉的氛围,接着转向了田畴的开垦与商业的繁荣,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随后,诗人又以云容和山黛的描写,传达出自然的变化多端和瞬息万变。最后一句“梦蝶无寻处,名园付劫灰”,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似乎在感叹时光荏苒、繁华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的手法,层层递进,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感悟,情感深沉而又细腻。诗中用词简练却意蕴深远,恰如其分地捕捉了大自然的神韵与人心的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关门非雁塞:开头以“关门”作比,传达出一种封闭感,并与“雁塞”形成对比,暗示与外界的隔绝。
  2. 沙碛似龙堆:用沙碛的景象描绘出荒凉,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3. 甲壤田畴辟:描绘了人类活动的痕迹,耕地的开垦象征着人类的努力与进取。
  4. 针盘市舶来:暗示商业的繁荣,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 云容晴后满:通过天气变化描绘出自然的美丽,象征着希望。
  6. 山黛雨中开:山的青黑色在雨中显得更加生动,暗含自然的生命力。
  7. 梦蝶无寻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梦中的蝴蝶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8. 名园付劫灰:最后总结,名园化为劫灰,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沙碛”比作“龙堆”,生动形象。
  • 对仗:如“关门非雁塞,沙碛似龙堆”,富有韵律感。
  • 拟人:云容和山黛的描绘,让自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现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中,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形成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门:象征封闭与隔绝。
  • 沙碛:暗示荒凉与孤寂。
  • 甲壤:象征耕耘与希望。
  • 云容:代表变化与生命。
  • 梦蝶:象征追求与理想。
  • 名园:象征过往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关门非雁塞”中的“关门”指的是什么? A. 房间的门
    B. 关上大门
    C. 自然的封闭
    D. 人际关系的隔绝

  2. “梦蝶无寻处”中“梦蝶”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对美好的追求
    C. 自然的变化
    D. 生活的烦恼

  3. 诗中的“名园付劫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珍惜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追忆。
  • 杜甫《春望》: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孟浩然《春晓》与孙尔准的《台阳杂咏》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态度的思考。孟浩然的诗更倾向于描绘春天的美好,而孙尔准则是在美好与现实之间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