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九华费征君墓》

时间: 2024-09-19 21:55:18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经九华费征君墓
杜荀鹤 〔唐代〕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白话文翻译:

凡是去吊唁先生的人,往往是在荆棘丛生的地方,感到悲伤和痛苦。
不知道这高耸的三尺墓,竟然在九华山之上。
天地之间还有什么外物呢,子孙后代又何必闲着呢?
如果当时能再次征召起他,未必能够再回到人间。

注释:

  • 凡吊:凡是去吊唁或悼念的人。
  • 先生:指亡者,通常为有德行或有学问的人。
  • 荆棘: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三尺墓:指一个人的坟墓,象征生命的短暂。
  • 九华山:山名,象征高远的志向或境界。
  • 子孙:后代,后继者。
  • 征起:被征召,指复职或重新出征。

典故解析:

“九华山”原为佛教名山,象征着超越世俗的境界。而“高却九华山”一语,强调了墓地的高洁与庄严。诗中提到的“子孙无亦闲”,在古代社会中强调了后代对长辈的继承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盛唐,作品多反映士人情怀和对社会的关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吊唁费征君时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吊唁的场景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哲思。开头两句以“荆棘”作为意象,营造出一种丧失之痛的氛围,暗示世间的艰难与困苦。而“高却九华山”则将逝者的墓地与高山相提并论,表现了对逝者品德的极高赞誉。全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暗示了生与死之间的距离,以及人对于命运的无奈。结尾“未必得身还”更是对此前生与死话题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在哀伤中透出一丝深沉的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去吊唁的人多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
    •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强调墓地的庄严与逝者的高洁。
    •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探讨了生死之外的意义,子孙应承继先辈之志。
    • 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表达了对逝者重返人间的无奈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三尺墓”比喻生命的短暂;“九华山”比喻逝者的高大。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逝者的悼念,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对长辈的思念。同时,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荆棘:象征艰难困苦的环境,表现出世间的痛苦。
  • 三尺墓:象征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九华山:象征高尚的品德与追求,强调逝者的伟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凡吊先生者”指的是: A. 诗人
    B. 吊唁的人
    C. 逝者
    D. 朋友

  2. “三尺墓”象征什么? A. 生命的伟大
    B. 生命的短暂
    C. 生命的痛苦
    D. 生命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杜荀鹤的诗更显得沉重和哲思,李白则多了一份豪情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相关书目:《唐诗三百首》《古诗鉴赏辞典》《唐代诗人传》